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铁隧道局集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04月16日,注册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工业四路2号19层1908室(仅限办公),法定代表人为孔垂晓。经营范围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土石方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电力设施承装、承修、承试;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建筑物拆除作业(爆破作业除外);施工专业作业 。
简介: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综合大型一级施工企业。主营城市轨道交通、长大隧道、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盾构、TBM及隧道施工技术咨询与服务。法定代表人:于保林成立时间:19...
成都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是2008-04-21在四川省成都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周路589号。成都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统一...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的征收基数,以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的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为准。 (二)城近郊区内的建设项目,住宅每平方米160元,非住宅每平方米200元。 (三)远郊区县征收标准...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简介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正在施工的东秦岭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灞源乡境内的阳坡西,出口位于油坊店。隧道全长12268m,居我国双线电化隧道第3位。
前进中的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地处昆明市春城路的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公司前身为昆明铁路局工程总公司,2002年10月改制为昆明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铁道部推进铁路设计、施工企业改革重组,整体划转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4年3月,公司更名为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2007年12月作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整体上市。公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从原来的雇工、发包方式到现行的项目施工管理阶段。公司是一个具有50余年建筑施工历史的企业,主要承担铁路、公路、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建设、基础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等施工任务。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四路2号 2100433B
中铁隧道集团一直专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已成为集设计、施工、科研、设备、物贸、投资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全部基建领域,具有显著的全地域、全领域、全产业、全专业“四全优势”。
年隧道施工能力超过500公里,累计建设各类隧道9600余公里。创造了6穿长江黄河,10穿黄海、东海、南海,14穿珠江的水下隧道施工记录 。参与了我国42座城市的地铁建设。拥有TBM、盾构130台,是国内保有数量最多、门类最齐全的同类施工企业。
具有铁路、公路、市政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铁道、公路、市政行业甲级设计资质,甲级测绘资质,获得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水利工程协会AAA级信用评价。
注册资本29.98亿元 ,在建项目300多个,遍布世界各地。全集团员工总数14633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167人。建局以来,共培育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名、全国劳模5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5名等模范先进。
积极实施国际市场战略,海外足迹遍布欧美亚三大洲,在中亚、西亚、东南亚、南美、北欧等地区拥有在建工程。已建成的乌兹别克斯坦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是乌国的“总统一号工程”,被中乌两国公认为是“一带一路”倡议先期成果。 施工设计总承包的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工程,是中国企业承建的首条海外高端市场轻轨项目。
迄今共有79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评审或验收,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90余项;拥有国家级工法27项,获得知识产权500余项;累计获鲁班奖22项,詹天佑大奖4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8项,国际项目管理银奖1项,特殊国际荣誉奖1项,国际工程项目优秀奖1项。
拥有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隧道技术与装备院士工作站、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授权成立国内首家“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状态监测与评估中心” 。
《成都市“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实施,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成都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泛在智能、集约高效、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创新发展,成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支撑。《规划》围绕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领域,系统谋划了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路径,形成一系列任务体系。
建设城市智能化生产设施 加快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规划》明确,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生产、生活、市政基础设施成效显著,建成一批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打造20个工业互联网优势平台,完成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启动三期建设,新增300公里车路协同示范道路,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6万个。
《规划》提出,将通过深度部署工业互联网、建设智慧产业功能区、完善智慧物流设施,推进城市智能化生产设施建设。聚焦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主要应用领域,实施产业功能区物联网全覆盖工程,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在工厂的集成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构建“双机场”和国际铁路港智慧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机场货运管理智能一体化建设。推动无人仓储建设,打造无人配送快递网络。
在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将完成智能交通二期建设,启动智能交通三期规划建设。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路网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在网络化能源设施建设方面,到2025年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6万个。同时,适度有序规划建设加氢站,努力构建半小时加氢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协同高效的天府氢走廊。
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 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规划》提出聚焦计算、网络等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设施,突出集约建设、绿色低碳,推动城市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
“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超算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布局算力调度平台,构建形成核心引领、多点支撑的算力网络体系,支撑“东数西算”战略实施,打造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节点。到2025年,5G、千兆光网、中低速(NB-IoT、Cat.1)物联网等全面覆盖,全国通信网络枢纽功能全面提升,建成5G基站9万座,城市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80%,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初步建成。
同时,全面升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加快“千兆城市”建设,实现城乡基本覆盖。大力提升国家通信枢纽能级,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
在加快建设新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将着力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并建设完善一批区块链应用平台。
围绕重点产业搭建创新平台 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天府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成都将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功能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
成都将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瞄准优势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建好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争取布局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同时,积极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十四五”期间,成都还将完善数字经济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布局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公共平台,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加快建设。同时,布局一批软件开发测试公共平台,创建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到2025年,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力争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基地)、天府实验室正式运行,新建2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