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栴檀树的茎干通常高达二、三十尺,木质密致有香味,常作为雕刻或制成佛具;根部如果研磨成粉末,则可以作香,就是栴檀香或称檀香,也可制成香油,称之为檀油。栴檀树的叶是以一、二寸枪锋状对生,花作房状。果实是球形核果,大如蚕豆,成熟之后则呈黑色,汁液丰富。果核非常坚硬,竖起来则有三凸棱。
栴檀自古在印度西岸的西格兹山系一带栽培,形成栴檀的一大产地。栴檀是梵语Candana的音译,和印度教也有密切的关连,除了做香使用以外,也用来画在额头上,作为表示宗派或阶级的染料。
除了制香之外,自古以来,印度就风行以栴檀雕造佛像。例如《不空羂索陀罗尼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像之造法:"或用木作,亦以白檀,或紫檀香、檀木、天木。"此外,中国、日本等地亦流行以白檀木雕刻佛菩萨的圣像。依《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所记载,圆仁入唐时,曾经到台州开元寺瑞像阁参拜白檀释迦像。白檀同时也是五香之一,是密教修法时常用的供品。
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记载,佛陀成道之后,至忉利天为佛母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当时,憍赏弥国优填王非常思慕佛陀,于是请毗首羯摩天造佛陀形像,这是世间有佛像之始。相传优填王造像的同时,波斯匿王造金像,但是法显于《佛国记》中却记载,波斯匿王所作是牛头旃檀木佛像,保存于只洹精舍。
玄奘在《西域记》卷五中,曾经叙述憍赏弥国有高六十尺的大精舍,内安置优填王下令雕造的旃檀像。同书卷十二又列记自印度带回之佛像、经卷,如:"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拟憍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由此可知,玄奘大师到印度时,不仅于憍赏弥国礼拜旃檀像,而且曾携回模刻之像。
檀香除了也是一种很好的香料外,也有药效。由檀木中所抽出的叫檀油。它有消灾、去暑、提神醒脑、润滑皮肤等功效,对手龟裂、富贵手、黑斑、蚊虫咬伤等皮肢症状有特别的药效。在盘尼西林等抗生素没有发明之前,这是对抗皮肤恶症最好的物品。以前有很多恶毒的皮肤病,都是用檀油来治疗。印度所产的檀木,它的油产率,约在百分之四到六,而印尼差不多百分之三到五,印度所产的檀油,品质也较佳。
多体蕊黄檀,乔木,高4-10米。羽状复叶长10-20厘米;叶轴、叶柄密被锈色茸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极早落;小叶柄长约3毫米,密被锈色茸毛。圆锥花序腋生或腋下生;总花梗稍粗壮,无毛;基生小苞片卵形,副萼...
半落叶乔木,高10~20(~25)米,胸径可达80厘米。树冠广伞形,分枝较。树皮浅灰黄色,略粗糙。小枝具密极小皮孔,老枝有近球形侧芽。奇数羽状复叶,长15~26厘米。小叶(7~)9~13,近纸质,卵形...
多体蕊黄檀,乔木,高4-10米。羽状复叶长10-20厘米;叶轴、叶柄密被锈色茸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极早落;小叶柄长约3毫米,密被锈色茸毛。圆锥花序腋生或腋下生;总花梗稍粗壮,无毛;基生小苞片卵形,副萼...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探析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
佛陀于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弘化,在一次入定当中,察知邻近的拘毗罗国人民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率领阿罗汉弟子六万二千人前往彼国。
拘毗罗国的百姓个个心性淳厚,孝顺仁慈,不慕荣利,志向高远,佛陀心想:「我今当以牛头栴檀香树建一高大、清净的重阁讲堂,用来弘扬佛法,化导贤善的拘毗罗国百姓们。」
正当佛陀起了这个念头,天帝释提洹因已了然世尊的心意,于是和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带着稀有珍贵的牛头栴檀香树前来供养世尊,为佛陀建设大讲堂,并且供养欲界天最尊贵的床榻、卧具、被褥及美味的天人饮食。
拘毗罗国的百姓目睹此未曾见过的稀有奇事,纷纷说道:「今日如来能感召天神至诚地供养,一定具足大功德力!」
百姓们赞叹佛陀的威德,并且争相走告,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全国百姓竞相前往佛陀的住所,恭敬瞻礼佛陀、顶礼佛足,齐聚一旁,静候佛陀为大众开示无上大法。
佛陀为在场大众开示四圣谛法,阐述苦、集、灭、道的真理,善根深厚的拘毗罗国百姓们,听闻妙法心开意解,当下有人证得初果须陀洹,或证得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甚至发无上菩提心。
当时佛陀的弟子们见到诸天所供养的各式稀有珍物,赞叹前所未见,殊胜无比,皆欲知晓此事之因缘,于是请示佛陀:「不知如来于过去世如何广植福田,今日能感召诸天欢喜供养各种珍贵之物?」
于是世尊即为诸大比丘开示前世宿因。
无量劫前,有一波罗奈国,国王观顶王非常恭敬三宝,乐善好施。当时有梵行佛出世,常常率领诸大比丘游化各地,弘扬佛法。
一天,观顶王听闻佛陀一行来到波罗奈国,立即率领六万二千名大臣到城门外迎接,并且亲自恭敬顶礼佛陀。
他竭诚地邀请梵行佛及诸大比丘到皇宫接受供养,并且发愿要以上等的房舍、衣服、卧具及汤药,供养佛陀及众僧长达三个月的时间,诸大臣也纷纷表示要一起供养。
梵行佛对于观顶王及大臣们至诚的心意,慨然应允。观顶王立即命人建设清净的重阁讲堂,并且供养上好的床榻、卧具及美食,还派人以最好的布料制作袈裟,供养梵行佛及每一位僧众。
后来,佛陀为大众开示种种妙法,个个法喜充满,踊跃无比;观顶王更发无上菩提心,愿生生世世护持佛法,弘扬佛法,令一切众生都能出离苦轮。
梵行佛即为观顶王授记:「你于今日发此广大愿心,未来世必当成佛,号『释迦牟尼』,度化众生无量无边。」
说完这段前世因缘,佛陀便告诉弟子们,当时的观顶王就是我的前身,而随着国王欢喜供养的六万二千名大臣就是你们,由于虔诚供佛的功德,使你们于无量世中未堕入恶道受苦,常于天上人间享乐,乃至今世出家修行证果,而未来世也必当成佛。
此外,因为我当时虔诚供养的功德,所以感得今世天人以四事供养的果报,正所谓:「如是因,如是果,真实不虚。」诸大比丘们听完佛陀所说,更加坚定对修行的信心,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二》
省思:
所谓「修一分得一分,修十分得十分」,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观顶王因虔诚供佛,发广大愿心,所以感召今世修行成道及天人供养的果报。虽然修行学佛不图功德福报,然而在修善法的当下,自会累积福德资粮,成为修行的增上缘。
(转)
推荐几篇很好的文章:“从佛经中看什么是见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闻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六解一亡”、“《楞严经》精华篇:七处征心”、“《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开示的唯心识观法门”。
檀香也分为白檀、黄檀、紫檀等品类。“皮质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紫者为紫檀,并坚重清香,而白檀 优良。”
檀香,佛家谓之“栴檀”,素有“香料之王”、“绿色黄金”的美誉。它取自檀香科乔木檀香树的木质心材(或其树脂),愈近树心与根部的材质愈好。常制成木粉、木条、木块等或提炼成檀香精油。 用檀香制香历来被奉为珍品,不过,檀香单独熏烧,气味不佳;但若能与其他香料巧妙搭配起来,则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佛家对檀香更是推崇备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称为“檀林”,“旃檀之林”。佛家习称檀香为“栴檀”,意思是“与乐”,“给人愉悦”。如《慧琳音义》所记:“栴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也。”“赤檀”即“紫檀”,紫檀木刚采伐下来的时候,心材呈鲜红或橘红,久露在外才慢慢变为紫红,所以紫檀也被称为赤檀。佛经中多见的“牛头旃檀”,则是指北俱芦洲的秣刺耶牛头山所出产的一种品质最优的白檀。
一般来说有老山檀木与新山檀木之分,这个由来,传说是很久以前的香料进口商,因为印度的檀香很难出口,就从其他的地方开发。进口以后,消费者发现和以前的不太一样,进口商就说:“以前是比较深山地区的,年代比较久,叫老山,已经砍伐完了。这一种是比较浅山的,是新的。所以就叫新山。”后来现所谓的“老山”就指印度所生产的檀木,新山是新开发的其他地区所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