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绪论
一、本书的选题背景
二、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三、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其理论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相关概念的表述
一、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的各种不同表述
二、本研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的限定
第二节 参与研究的学科与研究阶段发展
第三节 中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一、人口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二、城市内部经济空间结构
三、城市内部社会空间结构
四、郊区化、新郊区化及相关研究
第四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一、在学科建设上,尚未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二、在研究内容上,近年进展较快,但仍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三、在研究方法上,定量手段仍须加强,实证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四、研究机遇与新的研究课题
第三章 主要实证城市及其地域概况
第一节 北京的基本情况及地域概况
一、北京市的基本情况
二、北京城市地域概况
第二节 杭州的基本情况及地域概况
一、杭州市的基本情况
二、杭州城市地域概况
第四章 中国城市内部人口空间重构
第一节 人口的空间变动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一、引言
二、城市人口空间变动的宏观剖析
三、城市人口空间变动的微观剖析
四、人口外迁的真实强度分析
五、人口的空间变动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模型
六、小结
第二节 人口密度分布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一、引言
二、模型与理论
三、人口密度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四、人口密度分布与城市系统的演化
五、小结
第三节 暂住人口分布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一、引言
二、城市暂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三、城市暂住人口的空间重构模式
四、暂住人口的空间重构与城市规划、管理
第四节 本章总结: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人口空间重构的特征
第五章 中国城市内部经济空间重构
第一节 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
一、引言
二、城市工业郊区化的界定
三、城市工业郊区化的发展演化及其动力分析
四、工业郊区化与城市工业地域结构的演化
五、城市工业郊区化发展中的问题
六、宏观调控的建议与对策
第二节 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
一、引言
二、理论与模型
三、数据处理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节 本章总结: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经济空间重构的特征
第六章 中国城市内部社会空间重构
第一节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数据及计算结果
三、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
四、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类型、模式及其演化
五、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
六、小结
第二节 郊区化进程中的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
一、引言
二、问卷调查与数据获取
三、城市居民的迁居行为与居住郊区化
四、第二住宅的发展与季节性郊区化
五、迁居前后居民相关空间行为的变化
六、小结
第三节 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
一、城市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研究
二、对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调查
三、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及其差异性特征
四、城市居民空间感知构成及阶段的统计分析
五、城市意象空间结构的形成
六、小结
第四节 本章总结: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社会空间重构的特征
第七章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机制
第一节 政府层次上的动力
一、城市规划的调控
二、空间发展政策的作用
三、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
第二节 经济层次上的动力
一、市场机制下的城市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
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新住宅区建设
三、地方和外来资金的大量投入
四、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五、郊区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扩展
六、郊区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与商业郊区化
第三节 社会层次上的动力
一、居民的职业分化及其空间表现
二、城市社会的贫富分化及其空间表现
第四节 个体层次上的动力
一、居住的空间偏好与城市居住地域评价
二、居民交通方式的重大变化:私家车的发展
第五节 综合机制模式的提出
第八章 理论总结及中西比较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模式总结
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
三、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中西比较
第三节 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机制的中西比较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bstract
索引
后记
彩图4幅2100433B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中国城市内部结构最新动态的研究专著。在综述了国内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本书以北京和杭州作为主要实证城市,运用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千份问卷调查数据以及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重点从城市人口、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探讨了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过程和特征,详细研究了重构的机制、模式,并从理论上进行中西比较。
书中提供了近20年来北京和杭州各街区的变迁关系和空间范围图,是研究中国城市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社会学、城乡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的人员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人员、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者和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1,同意楼上的说法,2,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历史因素,3,我补充一点,我觉得一个城市的构架主要还是靠民众的意见和城市规划局领导的决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等
一般情况下,除非你是老八校、新八校或者211以上院校优秀应届生,否则需要3年工作经验再能入职建筑工程或者是设计方面的职业,起薪一般是4000元以上。这单位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建筑类知识,为你以后的发展打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 ,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 根据教学内容此“标准”可理解为:①该“标准”强调了学生应掌握的重点知识 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②“运用实例分析和解 释”,既强调了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即采用案例教学法,也强调了要能够理论 联系实际的目标要求。 [教学设想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化的基础知识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城市的空 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 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形态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节教 学设想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 ,联系实际生活和生产 ,拓展学生思维, 学以致用。首 先,本节课采用读图分析的方法, 将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问题并逐层展开, 培 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生产有用的地 理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
第 21 卷第 7 期 2006 年 7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E S IN EAR TH SC IENC E Vol .21 N o.7 Jul . ,2006 文章编号:1001- 8166(2006)07- 0687- 08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 * 陈彦光 1 ,余 斌 2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北京 10087 1;2. 华中师范大学城 市与环境学 院,湖北 武汉 43007 9) 摘 要:借助尺度归并和笛卡儿变换思想考察中国城市的宏观分布规律, 发现中国城市在一定的空 间和规模尺度上具有双重对称性: 以秦岭—淮河为界, 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呈现双侧对称特征; 以 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广州沿线为轴, 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形成双侧对称局势。中国城 市的宏观对称性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式有关, 海陆差异、地表形态和水系构成是影响城市对称格
由于大量的常闭分段开关和常开联络开关存在于配电网中有,调度员在正常、检修或事故运行方式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进行操作来调整配电网络结构,以优化配电网运行模式,从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这种方式被称为配电网重构。按照应用侧重点的不同,配电网重构可分为网络优化重构(简称网络重构)和故障后重构(也称故障恢复)。
作为配电系统运行和控制的重要手段配电网重构在配电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配电网络广泛采用环状设计、开环运行。通常情况下,在沿馈线方向上分布了一定数量的常闭分段开关,而在馈线之间装有常开的联络开关。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根据负荷的变化需要定期调整这些开关的状态来重新建构配电网络的运行结构,使负荷在各馈线之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合理分配的目的;在故障状态下,为了保证供电能够得到尽快地恢复,网络运行方式最为经济合理,相应的网络结构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实际上,由于配电网中的开关数目巨大,随之生成的环状网络树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因此在理论上配电网重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非线性整数组合优化问题。考虑到开关组合数量巨大,将它们作为优化变量进行穷举搜索将面临“组合爆炸”问题,从而导致数学求解过程中计算量过大,占用大量的机时,并且无法确保计算过程的收敛性。为了解决计算速度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配电网络重构问题,目前大家将研究与改进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优化算法和优化目标两个方面。
批准号 |
40871075 |
项目名称 |
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制度和开发模式的城镇化效应分析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D0109 |
项目负责人 |
曹广忠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北京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38(万元) |
知变、思变、求变、善变是涂料行业发展的需要,要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我国涂料行业战略转型期的到来。
目前我国涂料工业活跃发展,发展快速,变化显著,困难突出,涂料行业迎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市场的整合期,企业的聚合期,行业的突变期和战略的转型期。
我国涂料工业呈现出的几个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发展快速,经济质量有所提高。二是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整合初见成效;三是区域分布结构稳中有变,三大涂料生产基地工业涂料上升迅速。
几个突出的变化是:一是并购活跃,为行业的战略转型敲响警钟;二是涂料科技创新普遍开花已经凸现,涂料产业集中度凸现;三是,市场消费观念变化,市场需求以很快的速度向品牌化、高档化、简易化的理性方向迈进;四是,政策引导和推动力加大,市场规范已成为重要任务。
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我国的涂料企业缺乏立足全球化、集团化的战略思考;二是,受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和技术研究力量分散的影响,技术投入相对较少,核心技术严重不足;三是,决策、信息、知识产权、标准等战略层面的竞争认识严重滞后;四是,风险意识缺失。五是,诚信缺失,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市场不规范,竞争成本加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能源消耗大,进入门槛低,盈利能力不足等;六是,市场反应迟缓,在多变的市场中,不注重信息收集与整理,不观察和分析市场的变化,不了解国家政策和国际规则,也就是不知变,也不求变,更不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