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2009-07-28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注册地址位于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天大道1620号生态科技园研发大厦15层。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
1、国内:万科、万通、美林园、首创红树湾、世茂、天房、生态诚品。 合资的:景杉、阿亚拉雅静、远雄、季景华庭、首玺,大概就这些吧 2、中新生态城现在还没有开始建设了。所以你问的交...
生态城城区内8500-1万吧。旅游区那边的房子6000+了,不过交通不太方便。学校、商业配套设施不如生态城城区内的方便。不过那边离海边近。 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 DB DB XX-XXX-XXXX J XXXXX-XXXX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内容简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2009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国内率先提出实现绿色建筑100%的目标。当时,我国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刚刚起步,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加强。首先,国家标准并不能完全满足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其全过程评价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施工、运营的评价方法并不完备。其次,各地报建审批程序普遍缺少对绿色建筑的强制性要求,导致一些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能全部落实设计要求,使得部分绿色建筑停留在图纸上。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绿色建筑的设计大多按照技术条文得分进行评级,造成部分“高...(展开全部)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2009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国内率先提出实现绿色建筑100%的目标。当时,我国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刚刚起步,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加强。首先,国家标准并不能完全满足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其全过程评价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施工、运营的评价方法并不完备。其次,各地报建审批程序普遍缺少对绿色建筑的强制性要求,导致一些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能全部落实设计要求,使得部分绿色建筑停留在图纸上。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绿色建筑的设计大多按照技术条文得分进行评级,造成部分“高分低能”的伪绿色建筑。除此之外,在市场推广初期,各种绿色建材、设备的使用会小幅度提升建筑造价。在全国建筑市场招投标机制下,如何破解这个矛盾,引导绿色建材、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生态城突破了以单体建筑为对象的绿色建筑管理方法,确立了以城市系统为背景的绿色建筑研究思路,并开展了相关探索。一是生态城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技术规程》、《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管理规程》、《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选用材料和产品目录》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运营导则》等技术标准,同时,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住建部科技项目等支持,经过历时5年实践和监测验证,制定了《天津生态城能耗基准线试行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基于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的绿色建筑定量化能耗标准。同时,形成了从设计、建造、验收、运营的绿色建筑全过程评价方法。二是围绕定量化的绿色建筑标准,创新了绿色建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与绿色建筑评价为核心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结合项目实践,探索了围绕绿色建筑定量化性能的设计方法以及运营管理体系,制定了配套的激励政策,形成了生态城特色的绿色建筑管理模式,为生态城绿色建筑发展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三是在国内率先探索绿色建筑的第三方评价模式,组建了国内首个绿色建筑评价的专业队伍——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为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领域的规范标准、管理流程、技术体系的制定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开创性的工作为生态城赢得了一系列荣誉,生态城成为国家首个绿色生态城区、首个绿色建筑基地、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等。天津生态城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探索经验也为住建部和各地所了解、学习和推广。本书即汇总了天津生态城5年来在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制定、设计方法、绿色施工、绿色运营以及绿色产业促进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本书的成稿凝聚了绿建院所有同事的心血,是绿建院五年来围绕天津生态城100%绿色建筑目标实现开展的探索结晶。全书由戚建强进行策划、统稿、审定,并对各章做了详尽的校阅、修改和补充。陈晖、郑立红、邹芳睿、李文杰、王瀛、崔雅楠、赛娜以及绿建院众多同事均参与了本书的写作和讨论。在此,向绿建院所有同事的努力、付出和坚守表示一并的感谢。向绿建院的股东单位天津生态城国资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御道工程咨询公司的无私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的成稿特别感谢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原副主任蔺雪峰先生,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的起步、发展和成长与蔺先生的关怀指导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也非常感谢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副局长王萌先生、规划科科长孙晓峰先生、城管局副局长刘文闯先生,我们同时非常感谢生态城管委会副巡视员李东先生、靳美珠女士、管委会副主任张彦发先生、建设局局长戴雷先生。天津大学周志华教授2100433B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给水排水实验站,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至1994年,组建成立独立的学院总实验室。2002年经学校批准,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2007年更名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得同济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2003年,在教育部资助下建立了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与上海市科委共建水资源循环利用科普基地。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1520平方米,仪器设备600多台(件),设备总值1500万元。实验教师39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16人,教授4人。创新实验指导教师26人,全部为教授或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中心下设水处理技术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化学与毒理学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室等,向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市政工程专业以及海洋、材料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环境类实验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和应用实验项目40项,环境科技创新实验项目28项。
中心的建设定位是,创建国内有特色,省内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担负起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结构优、素质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化工安全与环境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是在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项目(化工安全与环境特色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省属院校教学实验平台项目(化工过程安全与污染控制项目)和山东省高校骨干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环境与安全教学实验中心)支持下成长起来的,现有专职人员9人,实验教学人员2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安全工程3个实验室。共有教学实验用房1078.4平方米,科研试验用房224.2平方米,共有仪器设备1180台,价值1228万元。主要大型仪器有锥形量热仪、C-80微型量热仪、吹扫谱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herlock全自动脂肪酸分析菌种鉴定系统、原子吸收光谱仪、离子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同步热分析仪、总有机碳测定仪、烟气成份分析仪、烟密度测试仪、高温红外热像仪、地物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全波长读数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高速摄像仪、水质分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等大型仪器,其中锥形量热仪为国内为数不多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安全方面的大型仪器之一,水污染控制实验设备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仪器。现面向本科开设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课程有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环境生物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综合实验、燃烧与爆炸理论、聚合物阻燃科学与技术和火灾安全工程等,共计18门,每年计划实验总学时数512,每年实验学生人数约600人,实验人时数69440。实验室配备较完善,利用率较高,能够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