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是由国务院于2007年11月17日发布的公文。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基本信息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简介

内容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确保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70号)(以下简称《计划》)、《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的考核。

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第三条“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本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并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项目和资金,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计划》的要求,确定主要污染物年度削减目标,制定年度削减计划。年度削减计划应于当年3月底前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建立本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及时调度和动态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主要减排措施进展情况以及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台账。

第六条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依据“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和监测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核定;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依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国务院委托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核定;

(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依据各地有关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建设、运行情况的正式文件和有关抽查复核情况进行评定;

(三)各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依据污染治理设施试运行或竣工验收文件、关闭落后产能时间和当地政府减排管理措施、计划执行情况等有关材料和统计数据进行评定。

第七条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落实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进行核查督查,每半年一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本行政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的自查报告报国务院,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八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统计部门和监察部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上一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进行考核。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于每年5月底前将全国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经国务院审定后,向社会公告。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采用现场核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较差,或减排工程措施未落实的,或未实现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目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定为未通过年度考核。

未通过年度考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在1个月内向国务院做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工作措施,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九条考核结果在报经国务院审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依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规定,作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对考核结果为通过的,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优先加大对该地区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并结合全国减排表彰活动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结果为未通过的,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撤消国家授予该地区的环境保护或环境治理方面的荣誉称号,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

对未通过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监察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对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工作中瞒报、谎报情况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需报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统计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向社会公布本地区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

第十二条国家主要电力企业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的考核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旋转式滗水器主要技术

  • 品种:滗水器;系列:BSX系列;型号:BSX-100;堰口宽度:1000;泵功率(kW):0.75;
  • 庆华
  • 13%
  • 哈尔滨庆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式滗水器主要技术

  • 品种:滗水器;系列:BSX系列;型号:BSX-900;堰口宽度:9000;泵功率(kW):4;
  • 庆华
  • 13%
  • 哈尔滨庆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式滗水器主要技术

  • 品种:滗水器;系列:BSX系列;型号:BSX-600;堰口宽度:6000;泵功率(kW):2.2;
  • 庆华
  • 13%
  • 哈尔滨庆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式滗水器主要技术

  • 品种:滗水器;系列:BSX系列;型号:BSX-700;堰口宽度:7000;泵功率(kW):2.2;
  • 庆华
  • 13%
  • 哈尔滨庆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式滗水器主要技术

  • 品种:滗水器;系列:BSX系列;型号:BSX-750;堰口宽度:7500;泵功率(kW):3;
  • 庆华
  • 13%
  • 哈尔滨庆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龙骨

  • 12×38 UC38
  • m
  • 汕头市2013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龙骨

  • 12×38 UC38
  • m
  • 汕头市201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龙骨

  • 60×27×1.2 C60系列(天花)
  • 湛江市2009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龙骨

  • 50×12×1.2 C60系列(天花)
  • 湛江市2009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龙骨

  • 60×27×0.6 C60系列(天花)
  • 湛江市2008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客房主要木皮

  • WD 2001 定制颜色型号:榆木816 表面做法:哑光半封闭漆+硬化漆
  • 45.1347m²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02
查看价格

主要空间入口名称

  • 2800×300×23
  • 50个
  • 3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08
查看价格

主要出入口

  • 30cm×10cm
  • 5个
  • 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8-30
查看价格

主要诊疗科牌

  • /
  • 1套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0-31
查看价格

主要出入口

  • 尺寸:400×150mm;材质:荧光式铝合金,底色:R:19 G:140 B:195;字体:经典特黑简
  • 1个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8-25
查看价格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文献

《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办法》 《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办法》

《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办法》

格式:pdf

大小:144KB

页数: 14页

1 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关于印发《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办法》 的 通知 发布单位 :陕西省环保厅 各设区市环境保护局,杨凌示范区环境保护局,韩城市环境保护局: 为更好的推进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做好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工作, 根据环保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修订)和《陕西省重点污染源 监测管理办法(试行)》(陕环发〔 2008〕51 号),省厅制定了《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 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考核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2012 年 8月 1 日 附件 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一、目的与依据 为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下简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准确 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二五”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环办函[2011]1271号附件)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环办函[2011]1271号附件)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环办函[2011]1271号附件)

格式:pdf

大小:144KB

页数: 31页

— 3 — 附件: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 修 订 ) 一、目的与依据 为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下简称“减排监测体 系”)建设与运行,准确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据《国务院关于 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11? 26 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减排监测体系建设 的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行政区域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 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三、考核原则 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 原则。 四、考核内容 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满分 100分): (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及培训情况( 5 分)。包括减排 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情况和减排监测体系培训情况。 — 4 — (二)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验收情况 (20分)。包括污染

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计分方法法规内容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洛阳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办法》、《洛阳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监测体系实施办法》、《洛阳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试行)》、《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试行)》、《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以下简称“六个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根据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十一五”期间必须确保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1%、23.2%。建立科学规范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以下简称“三个体系”),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是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三个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严格按照“六个办法”的要求扎实推进“三个体系”的建设。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制度,按规定做好各项能源和污染物指标统计、监测,按时报送数据。要对节能减排各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和巡查,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严肃查处节能减排考核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严禁随意修改统计数据,杜绝谎报、瞒报,确保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肃性。要严格节能减排考核工作纪律,对列入考核范围的节能减排指标,未经省统计局和省环保局审定,不得自行公布和使用。要对各地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实行问责制。

要狠抓“六个办法”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各县(市、区)政府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管理、监测和统计队伍建设,充实相应力量,保证资金、人员到位和各项措施落实;加强本地区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查自纠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评估检查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报告。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市发改委、统计局和环保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跟踪掌握动态,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计分方法

围绕完成总量减排的年度目标,并做好其他环保重点工作,设置考核计分满分100分,分为4项:总量减排年度目标的完成情况(50分),治理工程减排项目建设情况及运行情况(20分)、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20分)、污染减排其他任务完成情况(10分)。

一、总量减排年度目标的完成情况(50分)

依据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对照实施的治理工程减排项目、结构调整减排项目、监督管理减排项目清单逐项核算,并汇总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总量,减排总量在扣除新增量后满足年度减排目标要求的计50分,否则直接认定其未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不再往下计算考评分值。

二、治理工程减排项目及运行情况(20分)

(一)城市污水处理厂(8分):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的计4分。未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扣4分;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污染减排核查要求、正常运行的计4分。城市污水处理厂被核查发现不正常运行的,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注:不正常运行情况的判定按照《“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执行,下同)。

(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8分):按照规定要求完成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任务的计4分。有1个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未建成,扣2分,扣完为止;已投入运行的燃煤电厂脱硫工程达到污染减排核查要求、正常运行的计4分,不正常运行的,发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三)企、事业单位污染减排工程(4分):按照要求建成污染减排工程的计2分。有1个污染减排工程未建成,扣0.5分,扣完为止;建成的污染减排工程达到污染减排核查要求、正常运行的计2分;投入运行的污染减排工程不正常运行的,每家每次扣0.2分,扣完为止。

三、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20分)

(一)按照要求完成年度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计10分。规定任务中有1项任务被认定未完成的,得0分。

(二)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关停、淘汰任务的计10分,有未关停、未淘汰情况的或者其完成结果达不到结构调整减排标准要求的,发现1家扣3分,扣完为止(注:结构调整减排标准执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中的相关规定)。

四、污染减排其他任务完成情况(10分)

(一)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运行情况(3分):督查核实当地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计3分;日常督察发现“三大体系”未能正常运行的,不正常运行一个体系扣1分,扣完为止;

(二)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同时环境质量改善的计2分;

(三)污染减排能力建设(2分):设立专门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日常办公机构,有人员编制且能保证污染减排管理工作需要的计1分;有污染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能够保障减排工作正常开展的计1分;

(四)规范编制并按时报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年度实施方案的计1分;

(五)按照要求及时准确的上报减排信息资料的计2分;

(六)有下列情况的,进行分值扣减,扣减总分值不超过10分:

1.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过后出现污染反弹的扣3分;

2.所辖行政区域新建项目违规问题突出(未批先建、建非所批、“三同时”执行率低等),扣3分;

3.所辖行政区域有因环保问题被区域限批的扣3分;

4.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工作中瞒报、谎报情况的,或者在减排信息资料调度中弄虚作假的扣2分;

5.所辖行政区域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采取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扣5分;

6.未按照要求完成其他年度重点环保工作的扣2分。

查看详情

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法规内容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洛阳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办法》、《洛阳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监测体系实施办法》、《洛阳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试行)》、《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试行)》、《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以下简称“六个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根据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十一五”期间必须确保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1%、23.2%。建立科学规范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以下简称“三个体系”),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是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三个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严格按照“六个办法”的要求扎实推进“三个体系”的建设。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制度,按规定做好各项能源和污染物指标统计、监测,按时报送数据。要对节能减排各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和巡查,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严肃查处节能减排考核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严禁随意修改统计数据,杜绝谎报、瞒报,确保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肃性。要严格节能减排考核工作纪律,对列入考核范围的节能减排指标,未经省统计局和省环保局审定,不得自行公布和使用。要对各地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实行问责制。

要狠抓“六个办法”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各县(市、区)政府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管理、监测和统计队伍建设,充实相应力量,保证资金、人员到位和各项措施落实;加强本地区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查自纠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评估检查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报告。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市发改委、统计局和环保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跟踪掌握动态,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二00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洛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

第一条 为确保“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准确、及时、可靠,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办法等六个办法的通知》(豫政〔2008〕8号)精神,结合洛阳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环境统计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cod和so2排放量的考核是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总和。

第三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制度包括年报和季报。年报主要统计年度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报告期为1―12月。季报主要统计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为总量减排统计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环境数据支持,报告期为1个季度,每个季度结束后5日内将上季度数据上报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为提高年报时效性,各县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于次年1月15日前上报年报快报数据。要严格按照“谁报送,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实施环境统计责任追究,尤其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行为,要坚决查处,严厉打击,在全市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条 统计调查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即由县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完成,上级环境保护监测部门的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给县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重点调查单位发表调查和非重点调查单位比率估算;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城镇常住人口数(或非农业人口数,以2005年口径为准)、燃料煤消耗量等社会统计数据测算。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审核、汇总后上报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经审核后上报至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年报重点调查单位,是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各地区(以县级为基本单位)排污总量(指该地区排污申报登记中全部工业企业的排污量,或者将上年环境统计数据库进行动态调整)85%以上的工业企业单位。重点调查单位的筛选工作应在排污申报登记数据变化的基础上逐年进行。筛选出的重点调查单位应与上年的重点调查单位对照比较,分析增、减单位情况并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重点调查数据能够反映排污情况的总体趋势。

季报制度中的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按照国务院和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名单执行,每年动态调整。

第六条 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可采用监测数据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

监测数据法:重点调查单位原则上都应采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污量。重点调查单位统计范围每年动态调整一次,纳入新增企业(不论试生产还是已通过验收,凡造成事实排污超过1个月以上的企业均应纳入统计范围)。对当年关停企业按其当年实际排污天数计算排污量。

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主要适用于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测算,测算公式如下: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量=燃料煤消费量×含硫率×0.8×2×(1-脱硫率)

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造纸、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排污量的估算。

以上三种方法中优先使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放量。若无监测数据(或监测频次不足),可根据上述适用范围,火电厂选用物料衡算法,钢铁、化工、造纸、建材、有色金属、纺织等行业企业选用排放系数法。监测数据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必须与物料衡算法或排放系数法计算所得的排放量数据相互对照验证,对两种方法得出的排放量差距较大的,须分析原因。对无法解释的,按“取大数”的原则得到污染物的排放量数据。

第七条 非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以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总量作为估算的对比基数,采取“比率估算”的方法,即按重点调查单位总排污量变化的趋势(指与上年相比,排污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等比或将比率略做调整,估算出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

第八条 生活源cod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源cod排放量=城镇常住人口数×城镇生活cod产生系数×365-城镇污水处理厂去除的生活cod。

其中,城镇生活cod产生系数,全市统一采用国家推荐的北方一般城市cod产生系数,即:65克/人"para" label-module="para">

生活源so2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源so2排放量=生活及其他煤炭消费量×含硫率×0.8×2。

第九条 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主要由《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环境统计技术规定》、《全国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等规定组成。各县(市、区)在数据上报前,由当地环境、统计、发展改革等部门组成联合会审小组,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污染状况,联合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

重点源的环境统计数据由企业负责填报,各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如发现问题要求企业改正,并重新填报。各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级环境统计数据负责,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按照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核结果认真复核重点调查单位报表填报数据,并重新评估非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

第十条 按照排放强度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核算(详见附件)。

第十一条 在排放强度法中使用生产总值(gdp)核算各地cod排放量时,用监测与监察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正;在排放强度法中使用耗煤量核算各地so2排放量时,用监察系数对so2排放量计算结果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和校正系数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年度监测与监察情况另行确定(详见附件)。

第十二条 各县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本方案要求对年报快报数据进行核算,核算结果与核算的主要参数一并上报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初核后,将核算结果和核算的主要参数上报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复核后的结果,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各县(市、区)。各县(市、区)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并按照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最终核定数据,对年报数据进行校核。

第十三条 做好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单位的筛选工作。根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和现行的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在原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基础上,以各地区(以县级为基本单位)排污申报登记工业污染源为总体样本,对其中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筛选,及时补充到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库中,克服原调查对象存在的范围不全的问题。筛选项目为: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固体废物等。凡有一个项目被筛选上,该企业就为重点调查单位。排放废水中含重金属类有害物质的企业或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也应确定为重点调查单位。

第十四条 科学掌握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主要采用监测数据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三种。重点调查单位原则上都应采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污量,其中,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测算主要采用物料衡算法;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造纸、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排污量主要适用于排污系数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为保证计算数据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须遵循以下原则:

1.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须由地市级以上环境监测站按照总局要求进行比对实验并合格的)并与当地环境监测站联网的单位,采用实时监测数据的汇总数作为排污量数据。

2.未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单位,在采用现场实测法计算排污量时,为保证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全年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需多次测定样品取值,并经同级污控、监察、监测等部门共同认定。不得用1―2次监测数值来推算全年排污量。

3.采用现场实测法计算的排污数据,须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与排放系数法结果偏差较大,应进行验算和调整。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一定要与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相互验证。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统计数据的核算与校正

一、cod核算与校正

核算方法:

工业cod排放量=上年工业cod排放量 新增工业cod排放量-新增工业cod削减量。

其中:

新增工业cod排放量=2005年排放强度×上年gdp×扣除低cod排放行业贡献率后的gdp增长率。

2005年排放强度=2005年工业cod排放量/2005年gdp 扣除低cod排放行业贡献率后的gdp增长率=〔1-(低cod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量/gdp的增量)〕×gdp增长率

上述增量和增长率均指当年与上年相比。

低cod排放行业包括电力业(火力发电)、黑色金属冶炼业(钢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有色金属冶炼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和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七个行业。情况特殊的个别县(市、区)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生活cod排放量=上年生活cod排放量 当年城镇人口增长的cod排放量-当年新增生活cod削减量。

校正方法:

在排放强度法中使用gdp核算各地cod排放量时,用监测与监察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正:

计算用gdp增长率=当年gdp增长率-监测与监察系数

监测与监察达标率=监测达标企业数/监测企业数×0.5 监察达标企业数/监察企业数×0.5。

其中,监测与监察达标率为100%的,监测与监察系数取值为2%,90%及以上的取1.8%,80%及以上的取1.6%,70%及以上的取1.4%,60%及以上的取1.2%,50%及以上的取1.0%,低于50%的为0。

二、so2核算与校正

核算方法:

so2排放量=火电so2排放量 非电so2排放量。

其中:

非电so2排放量=上年非电排放强度×(当年全社会耗煤量-当年电力煤耗量)-当年新增非电工业so2削减量。

上年非电排放强度=上年非电so2排放量/(上年全社会耗煤量-上年电力煤耗量)。

当年非电so2排放量须用主要耗能产品(粗钢、有色、水泥、焦炭等)的排放系数校核,按排放强度和排放系数法估算数据,取大数原则确定非电so2排放量。

火电so2排放量=上年火电so2排放量 当年新增火电so2排放量-当年新增火电so2削减量。

当年新增火电so2排放量:按统计部门快报确定的辖区火力发电量按320克标准煤/千瓦时(或当年火力发电标准煤耗水平)计算发电耗煤量(热电联产供热耗煤量按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没有热电的不考虑),按辖区平均煤炭硫份确定新增电量导致的so2产生量,扣去当年新建燃煤机组投产脱硫设施同时运行(要考虑脱硫设施滞后时间)、上年燃煤机组投产脱硫设施滞后于当年运行(上年接转到今年的脱硫设施)形成的so2削减量。

在排放强度法中使用耗煤量核算各地so2排放量时,用监察系数对so2排放量计算结果进行校正:

地区so2排放量=当年核算so2排放量 σ企业非正常排放量。

企业非正常排放量=企业so2产生量×脱硫效率×(1-监察系数)。

发现被检查企业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一次,监察系数取0.8,非正常运行二次监察系数取0.5,超过两次非正常运行,监察系数取0。

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定义为生产设施运行期间脱硫设施因故未运行而没有向当地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时报告的、没有按照工艺要求使用脱硫剂的、使用旁路偷排手段等其他违法行为。

三、有关核算的说明

核算资料。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耗煤量数据依据上年环境统计资料。gdp、有关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城镇人口增长率使用市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没有公布数据的,以各县(市、区)统计部门初步数为准。以上初步数应与统计部门协商一致后使用。

削减量核算原则。当年主要污染物新增削减量,以各县(市、区)污染治理设施实际削减量为依据测算。

关停企业减少的cod排放量以上年纳入环境统计数据库的企业的排放量减去其当年实际排污量所得。关闭小火电计算so2减排量,减排量=上年关闭机组so2排放量×(1-当年发电量/上年发电量);淘汰有烧结机的小钢铁,计算so2减排量。其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在环境统计中有名单的计算减排量,没有名单的不计算。

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削减量:上年度纳入环境统计的企业新建污染治理设施通过调试期后并连续稳定运行的,其去除量从通过调试期的第二个月算起,计算本年实际运行时间(停运和非正常运行时间扣除)及污染物削减量。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量:新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量的核算方法与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削减量核算方法相同。对于现有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量的,必须说明情况。增加量以新建管网的验收报告为依据(或以新建管网相关佐证材料为依据),核算时间以通过验收的第二个月算起。

当年新增火电so2削减量:包括当年新投运的老机组脱硫设施削减和上年投产老机组脱硫以及隔年投产脱硫机组当年多削减的量。当年新增非火电so2削减量:指连续稳定减排so2的工程措施,包括2005年企业的烧结机和冶炼等烟气脱硫工程脱硫、炼焦脱硫工程、煤改气工程、与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的循环流化床、集中供热等脱硫措施形成的so2削减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搬迁或拆除锅炉等措施减少排放量要有详细的技术资料支持的so2排放量要有详细的技术资料支持。

查看详情

安徽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办法

安徽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徽建设,强化质量安全责任,提升质量总体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质量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47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皖政〔2013〕19号)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突出重点、注重实证的原则。

第三条 考核对象为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考核年度。考核工作自2015年7月开始实施。

第四条 考核工作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下同)牵头,会同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领域专家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考核主要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领域的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质量目标包括产品质量量化指标和工程质量量化指标,质量措施包括质量宏观管理、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基础建设。相关考核目标设置、统计方案、评价方法、评分标准、实施细则等,参照国家有关要求另行制定,并根据年度质量工作进展适当调整。

第六条 考核评定采用评分法,满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4个等级,分别为:A级(90分及以上)、B级(80-90分以下)、C级(60-80分以下)、D级(60分以下)。发生区域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考核结果一律为D级。

第七条 考核采取以下步骤:

(一)目标备案。每年5月31日前,各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按照本办法,科学确定下年度质量工作量化目标,经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后予以备案。

(二)自我评价。各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按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质量工作的目标、任务和特点,于每年7月5日前,将上年度本地区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措施落实情况自评报告、自评打分表及相关实证材料等报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实地核查。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工作组,通过现场核查和重点抽查等方式,对各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监督核查。

(四)综合考核。考核工作组根据各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自评情况、实地核查情况及相关数据,对各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定考核等级,形成综合考核评价报告。

(五)报批与通报。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初步认定,于9月底前报省政府。考核结果经省政府审定后,由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通报各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告。

第八条 对考核结果为A级的,由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予以通报表扬。对考核结果为D级的,有关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

考核结果为D级的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应在考核结果公告后一个月内向省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工作措施,并抄送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改不到位的,按职责分工由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组织实施约谈,必要时由监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 考核结果经省政府审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对设区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和实行问责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 对在质量工作绩效考核中瞒报、谎报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附件:安徽省质量工作考核要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