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方法,构思途径及居住建筑形象创作的基本原理,力求体现住宅建设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进程。为充分体现住宅建筑设计的本体内涵,按建筑高度、气候区域、功能复合住宅、老年住宅、农村住宅来分门别类进行论述;同时也深入介绍了住宅外部空间、消防规范、国家住宅产业政策、住宅工业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运用大量的图片和设计案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住宅建筑设计,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房地产管理等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汇集了编者们对住宅设计与建设开发的研究成果,同时采用许多专家学者与成熟开发商在住宅设计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的设计范例。
绪言
第1章 住宅套型设计
第2章 不同高度的住宅设计
第3章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住宅设计
第4章 不同功能复合体住宅设计
第5章 住宅造型与空间组合设计
第6章 住宅共用区域设计
第7章 工业化住宅设计
第8章 农村住宅设计
第9章 老年住宅设计
第10章 住宅建设有关设计规范与产业政策
附录:工程设计实例与分析
参考文献 2100433B
1.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 居住区:10000~16000户,30000~50000人。 居住小区:3000~50...
1 通用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50001-2010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
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现规范为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现规范为十...
书 名: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作 者:段翔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ISBN:9787040248852
开本: 16开
定价: 36.20 元
1.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
居住区:10000~16000户,30000~50000人。
居住小区:3000~5000户,10000~15000人。
组团:300~1000户,1000~3000人
2.住宅设计一般以套型为单位进行。
3.住宅底层严禁布置火灾危险性甲乙类物质的商店,不应布置产生噪声的娱乐场所
4.地下室、贮藏室等房间的最低净高不应低于2.0米
5.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休息平台
6.外墙内保温所占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烟道、风道、管道井不计入使用面积;阳台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壁柜应计入使用面积
7.旋转楼梯两级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处的踏步宽度要大于0.22米
8.室内台阶宜150×300;室外台阶宽宜350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2.5
9.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10.住宅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1M(6层及以下一边设栏杆的可为1.0M),净空高度2.2M
11.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应为1.05M
12.住宅套内楼梯梯段的最小净宽两边墙的0.9M,一边临空的0.75M。住宅室内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应小大0.20M
13.门洞共用外门宽1.2M,户门卧室起居室0.9M,厨房0.8M,卫生间及阳台门0.7M,所有门洞高为2.0M
14.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
15.卧室起居室净高≥2.4M,其局部净高≥2.1M(且其不应大于使用面积的1/3)
16.利用坡顶作起居室卧室的,一半面积净高不应低于2.1M。利用坡顶空间时,净高低于1.2M处不计使用面积;1.2--2.1M计一半使用面积;高于2.1M全计使用面积
17.放家具墙面长3M,无直接采光的厅面积不应大于10M2
18.厨房面积Ⅰ、Ⅱ≥4M2;Ⅲ、Ⅳ≥5M2。住宅厨房的操作面净长度应不小于2.1米。
19.厨房净宽单面设备不应小于1.5M;双面布置设备间净距不应小于0.9M
20.住宅套型共分四类使用面积分别为34、45、56、68M2
21.单人卧室≥6M2;双人卧室≥10M2;兼起居室卧室≥12M2;
22.卫生间面积三件3M2;二件2~2.5M2;一件1.1M2
23.厨房、卫生间净高2.2M
24.厨房、卫生间的楼地面标高应略低于走道标高,并应有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地漏或地沟。
25.住宅楼梯窗台距楼地面净高度低于0.9米时,不论窗开启与否,均应有防护措施
26.阳台栏杆净高1.05M;中高层为1.1M(但要≤1.2;杆件净距≤0.11)。
27.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预留排气机械的位置。厨卫门应在下部设置≥0.02㎡的固定百叶,或距地≥30mm的缝隙。
28.每套应设阳台或平台、应设置晾衣设施、顶层应设雨罩;阳台、雨罩均应作有组织排水;阳台宜做防水;雨罩应做防水
29.起居室、卧室、厨房应直接采光,卧室、起居室采光系数≥1,窗地比1:7;梯间分别为0.5、1:12。
30.卧室、起居室、明卫的通风开口面积≥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厨房≥1/10,且≥0.6㎡。
31.采用自然通风的卧室,通风开口面积与该房间地板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20。
32.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西面应采取遮阳措施。
33.严寒地区的住宅出入口,各种朝向均应设防寒门斗或保温门。
34.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体形系数≤0.3。
35.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室内外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36.住宅建筑中不宜设置的附属公共用房有锅炉房、变压器室、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商店。但有厨房的饮食店可设。
37.跃层指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38.在坡地上建住宅,当建筑物与等高线垂直时,采用跌落方式较为经济
39.住宅建筑工程评估指标体系表中有一级和二级指标
40.7层及以上、入口地面大于16米的住宅必须设电梯
41.地震区的住宅结构宜采取纵横墙混合承重的布置方式
42.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M;通卧室、起居室的过道1M;通辅助房的过道0.9M
43.套内吊柜净高不应小于0.4M;壁柜净深不宜小于0.5M。
44.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间不应大于50dB;夜间不应大于40dB。住宅分户墙和楼板的计权空气声隔声量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宜小于或等于75dB
绪言
第1章 住宅套型设计
第2章 不同高度的住宅设计
第3章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住宅设计
第4章 不同功能复合体住宅设计
第5章 住宅造型与空间组合设计
第6章 住宅共用区域设计
第7章 工业化住宅设计
第8章 农村住宅设计
第9章 老年住宅设计
第10章 住宅建设有关设计规范与产业政策
附录:工程设计实例与分析
参考文献
6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论文
浅谈绿色生态住宅及绿色空间 摘要 :本文从绿色生态建筑的思想入手, 从生态住宅的组成要素, 生态住宅的特点两个 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绿色生态 住宅 绿色空间 进入 21 世纪,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论文
中国传统民居对现代住宅设计的意义 中国乡土民居源远流长, 有着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对比当 今国内建筑设计领域普遍存在的设计粗糙、 缺乏特色一直千城一面的 状况,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又曾经极为合理、 实用的乡土民居不仅仅是 一种能给我们一般建筑实践以借鉴
前言
第一章 建筑设计概述
第一节 建筑的内涵
第二节 建筑设计的特点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第四节 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第一节 人体测量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环境生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章 住宅建筑的基本构造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
第二节 墙体
第三节 楼梯
第四节 屋顶
第五节 门窗
第四章 住宅建筑的常用材料
第一节 建筑基本材料
第二节 建筑结构材料
第三节 建筑功能材料
第五章 住宅建筑的用地规划
第一节 住宅建筑的选择与布置
第二节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织
第三节 宅旁绿地的组织规划
第六章 住宅建筑的造型设计
第一节 住宅建筑的整体形象
第二节 住宅立面构图的规律
第三节 室内色彩设计
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住宅建筑设计
第一节 低层住宅建筑设计
第二节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
第三节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建筑设计
第四节 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以住宅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它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对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的论述,内容包括建筑的内涵。建筑设计的特点、建筑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等。第二章为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第三章至第六章针对住宅建筑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如住宅建筑的基本构造、常用材料、用地规划、造型设计等。最后一章是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
郝丽君,出生于1976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河南省级、教育厅级和校级的教学及科研项目,参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等多项工程实践项目。
张涛,汉族,1978年生,籍贯河南洛阳,本科,工科学士,工程师,中共党员。2002年于长安大学土木学院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兰州交通大学,从事工程建设相关工作。期间,曾担任设计院结构设计工程师,主持或参与20余项工程的结构设计工作,项目种类涵盖教学楼、住宅楼、学生公寓、餐厅、体育馆、主题公园等多种建筑类型,尤其对住宅建筑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独到见解。现从事建设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
陈静,1980年生于湖北,本科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07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现就职于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曾主持项目两项: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科研部,课题编号A2013019)、信息交互类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课题编号14G463);设计获奖作品多部,并多次指导学生设计作品获奖。另外,发表多篇论文,如《构建城市形象与视觉传达策略》(《科教导刊》)、《唐代陶俑的艺术特征与美学研究》(《大舞台》)、《电子书籍的用户体验研究》(《艺术教育》)、《浅谈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艺术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