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标志着南宁未来15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已绘就。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南宁未来15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已绘就。该《规划》不仅为南宁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还强调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南宁成为华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愿景。《规划》的实施,将对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将引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1. 土地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明确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具体目标,包括到2035年,南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07.0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2.2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020.5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05.57平方千米以内。这些硬性指标的设定,意味着南宁市将在土地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上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
在项目选址和设计阶段,必须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保护要求,避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敏感区域。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节能材料、雨水回收系统、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立体开发和地下空间利用,减少对新增土地的需求。
2.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规划》提出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促进南宁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引领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平陆运河的高标准建设,完善与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的交通互联。这将带来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跨境产业合作,推动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升级。这将为工程企业提供更多国际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在跨境物流、贸易等领域。加强南宁都市圈的区域协同,促进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这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城际铁路、城市快速路等。
3. 城镇体系优化和功能提升
《规划》强调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稳步推进东部新城发展,强化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跨境开放平台功能,提升对市域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提升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包括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升级。这将带来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如旧城改造、公共设施建设等。稳步推进东部新城的发展,建设新的居住区、产业园区和商业中心。这将为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市场空间。强化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功能,建设跨境开放平台。这将促进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机场扩建、物流园区等。
4. 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规划》提出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同时,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包括地铁、公交、自行车道等。这将带来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环保水平。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空间,建设产业园区和研发基地。这将为工程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引导城市紧凑布局,完善城乡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这将带来大量的公共设施建设机会,如学校、医院、公园等。
5. 强化规划执行和监督管理
《规划》强调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求严格执行《规划》,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同时,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所有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避免盲目扩张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这将对工程项目的审批和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建立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机制,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这将促使政府部门和企业更加重视项目的前期规划和后期监管。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这将对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不仅为南宁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工程建设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严格的土地管理和生态保护、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优化城镇体系和功能、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以及强化规划执行和监督管理,南宁将迈向更加繁荣、宜居、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之路。工程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参与各项建设项目,为南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