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福建]长汀“七个加快” 描绘城乡建设新蓝图

2015/01/161161 作者:佚名
导读:2015年元旦一过,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具体组织实施的长汀环东路等处道路“白改黑”建设工程就掀起了施工热潮。

福建长汀“七个加快” 描绘城乡建设新蓝图

2015年元旦一过,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具体组织实施的长汀环东路等处道路“白改黑”建设工程就掀起了施工热潮,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也在积极深入开展,以“换位思考、提升质量”为主题的行风效能建设活动正创新载体确保质量……这是该局新年落实“七个加快”,着力推进长汀城乡规划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缩影。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省住建厅和市、县的相关工作部署,抓好文化传承的建设试点,协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快推进:在历史文化建设方面,继续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工作,抓好综合整治,开发新的业态,提升历史街区品质;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充分发掘县域各个传统村落,加快编制保护和发展规划,形成一套确实可行的保护制度;重点做好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三洲村、中复村的相关设施建设。在客家文化建设方面,积极营造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复原一批反映客家文化的景点建设,做好文化搭台,促进海内外客家人友好往来及文化经贸交流合作。在红色文化建设方面,加强长汀革命旧址群的修复、开发和提升,重点推出红色旅游项目,联合兄弟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力争出台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贯彻习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批示精神,实施好生态文明示范县规划,完善汀江生态走廊规划,推进项目建设,构建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等五大体系,打造生态保护、水土治理长汀经验升级版。

加快打造宜居环境新样板。持续开展“六清六美”、环境连片整治活动,强化长效机制保障,提升工作成效,总结形成全省特色。按省住建厅要求开展好全县各乡镇1个以上美丽乡村“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相关工作。比如,建设一批雨水管渠(沟)、污水管网、供水管网、供气、道路、垃圾处理设施;河田污水处理厂计划2015年4月份试运行;铁长、羊牯污水处理设施计划2015年第一季度完成;抓好大同北部新区汀江沿岸生态环境建设与整治和新区段污水处理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铁长乡经大悲山、庵杰涵前至新桥生态景观带的建设。继续开展小河流域治理相关工作,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河流域,实施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绿化”和打造生态休闲观光道路。加大力度保护、开发一批传统村落,重点实施三洲村、坪埔村、苏竹村、丁屋岭、水头、彭坊村等村落的保护提升工作,推动这些村落成为客家民俗、历史人文体验的旅游村落。

加快完善中等城市建设规划。组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道路专项规划、城市景观专项规划、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平方公里)、河田副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平方公里)、北部综合公园施工设计、北部片区城市设计,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引导。推动小城镇建设工作,抓住河田、新桥2014年7月被国家部委列入全国重点小城镇建设名录契机,进一步加强河田、新桥建设规划编制深入对接工作,推进建设成为“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指导河田刘源村、四都上蕉村、濯田永巫村等有关乡村规划编制乡镇城市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工作,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

加快推动小城镇建设进程。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和乡镇,加快推进新桥镇新桥世家、一江两岸“十里画廊”建设和河田镇污水处理厂、晋江工业园两纵两横道路、河田大道等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加快改善落实民生工程。加速南熏亭经北环路至西门的“白改黑”工程,大同镇政府至红卫桥道路综合改造。实施城区弃土消纳场的建设,解决核心区弃土问题。规划建设大同镇政府门前广场及客家宾馆前地下停车场工程。进行南屏山滨水生态公园木栈道一期建设等绿化项目建设及核心区景观工程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抓紧实施市政府下达的130套公租房建设。按历史街区开发办部署开展历史街区私人危旧房整治工作,会同大同镇启动实施城市规划区内农村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居住安置工作。

加快促成重点项目落户建设。积极引进经纬、盼盼等企业PPP运作项目,打造宝珠片区、大同新区板块、河田、晋江工业园区板块,加快罗坊“一江两岸、文化休闲街”等城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城北“一江两岸、北部景观休闲公园”等大同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晋江工业园两纵两横道路建设、河田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四大历史街区的保护、维修、开发提升和火车南站站前广场项目的相关设施建设,加紧规划优化城区至麻陂火车南站快速通道建设。

加快促推建筑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和省住建厅三年“双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强建筑业培育及市场监管,鼓励企业资质提升(培育一级企业1家以上,二级企业2家以上),增强行业竞争力,保持省市级先进水平,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加强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落实目标管理工作,力求质量安全和产值实现双提升。同时,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引导房地产企业合理定价和合理配置多种户型;积极探索拆迁安置房与商品房对接相关工作;着力规范房产中介企业的从业行为。努力采取多举措促推建筑业、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华建筑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