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曾昌宇:房企正从综合开发商向城市综合服务商转型

2015/03/041553 作者:佚名
导读:“房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去库存。”吴中地产集团总裁曾昌宇表示,2015年,我们考虑的是近期去库存,中期更好地做好融资,实现金融对接,长期把我们的服务做好。

吴中地产集团总裁 曾昌宇

“房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去库存。”吴中地产集团总裁曾昌宇表示,2015年,我们考虑的是近期去库存,中期更好地做好融资,实现金融对接,长期把我们的服务做好。

Q: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下降了6.3%,你如何看待这个结果?

曾昌宇:总体来讲,2014年的表现是上下半年截然不同,特别是第四季度反弹很大,先抑后扬的趋势特别明显。但是,局部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城市分化、板块分化、企业分化,这几个分化越来越严重。所以从总体来看,大趋势趋向稳定,但是从企业和个体的表现来讲,有好有坏,特别在很多未被看好的四五线城市有表现好的企业,在被看好的一二线城市也有表现不好的企业和产品,这是2014年比较典型的特征,当然这也是相对成熟的市场过程中典型的表现。

Q:去年一线城市拿地的表现非常疯狂,吴中地产一直在苏州和长春这两个地区深耕,2015年会不会向新的城市进军?

曾昌宇:没有。首先,我们认为未来四类企业会活下去,并且活的比较好:全国性的,区域性的,跨界性的,还有轻资产的,我们选择的路径是区域型加轻资产,把资产尽量周转起来。再者,在一个城市要做好深耕,最好能够进前三,一个城市做得好的话,基本上可以做到销售额100亿元。对于我们这样一种中型规模的公司,资源不能太分散,长期发展方向还是聚焦城市,在苏州和长春两小时半径里面做布局。

Q:时下很多大房企实行全民卖房的路径,吴中地产也上线了全民营销的平台,布局的初衷是什么?

曾昌宇: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从传统营销向移动网络营销转变。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去年我们推出了“云客”全民营销平台,用户可通过该平台实现我们苏州所有在售项目的在线推荐、客户跟踪管理,最终根据成交情况获得奖励。

我们最早的布局还是希望圈到更多的客群,后来整个方向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植根于本地,原来我们有十万的会员,客群基数比较大。围绕整个社区服务,我们会考虑一些更长远的服务,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开始进入到买车买房等环节。要贷款的、要做医疗保健的、要上学的,还有旅游度假的、住酒店的都可以搭接到我们的平台上,我们推出了O2O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未来的社区服务、存量房市场这块做起来。这个平台的搭建很重要,从增量房市场过渡到存量房市场以后,我们考虑十年、二十年以后,当存量房市场变大的时候,地产行业发展的方向也会从围绕销售发展到围绕服务。

Q:出于对行业触顶和利润率持续走低的忧虑,近年来不少开发商一直在探索新的业务方向。吴中地产在房地产产业链延伸方面有哪些探索和规划?

曾昌宇:现在我们的主业仍然是房地产,其他几大板块基本是平均发力。以教育板块为例,我们目前在江苏和美国合办了一所中学,这是唯一被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是可以在国内读书,拿到美国的高中文凭。还有像幼儿园、老年大学这样的教育资源,我们也在不断植入到我们的社区。医疗和金融也是,我们目前已经有20多家汽车4S店,这些都是房地产未来延伸的方向。因为我们的业主不仅仅买了房子,也可能看中我们的车,或者要贷款,类似这样的服务,我们觉得是围绕人的资源或者人的衣食住行可以做的事情,可能将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房地产发展到现在,原来围绕土地资源、政府资源的时代正在逐渐逝去,以后就是围绕人的价值做服务,可能从一个房地产综合开发商务转向城市的综合服务商。

Q:吴中地产在2015年会有什么样的布局来应对新常态下的市场挑战?

曾昌宇:最大的挑战就是去库存,目前很多城市的存销比已经超过20个月,坏一点的城市3~5年。再者,房企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原来开发商的财务成本、管理费用、营销费用比较粗放,可以通过土地增值、房地产增值消化高企的财务成本。但是现在土地价格愈发高企,房价更是低价跑量,这样对库存量大的房企有特别大的压力。原来一般土地储备越高,估值也会越高,现在则是要拼命地压缩,但是又不能断货,在这种情况下,房企既要去库存,又要考虑发展。同时,内部进行精细化管控,降低三项费用,即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此外,会考虑更好地做细分市场,特别是利用产品差异化,比如我们的国宅系列是全国比较独特的产品,以苏州人文背景的园林式住宅,可以实现一定的溢价。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