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黄艳: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015/03/10624 作者:佚名
导读:黄艳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目标应该是“城镇群”形态的示范模式,以“城镇群”为空间方式的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规划委主任 黄艳

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央已经明确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要求,即要在交通一体化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转移与对接三方面实现率先突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说,“实现这个重大战略目标,关键要靠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和技术创新,以及试点先行先试。目前,基础性工作非常关键,尤其是各类规划的统筹和综合。这些规划都需要放在空间上布局和承担,空间规划应该是所有规划的基础。”

黄艳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目标应该是“城镇群”形态的示范模式,以“城镇群”为空间方式的协同发展。“城镇群的空间布局规划”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是功能布局、产业协同、政策创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空间相间布局的条件和基础。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应该以“京津冀城镇群规划”为基础来布局产业分工、重大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

黄艳分析,京津冀地区内的城镇形态非常特殊,级次、规模、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城镇群”的空间协同发展面临的条件和问题也非常特殊。北京作为首都城市,集中了全国最好最多的公共资源、市场资源、智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所以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同时,北京辖区内的发展也不均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各种不同级次的“城市群”;天津作为区域内第二个直辖市,不仅有中心城、郊区新区和镇,还有规模很大的滨海新区,从形态上也是“城市群”;河北省辖区内有石家庄、唐山、保定等重要城市以及其他地级市、县级市等,已经形成功能各异的各类层级的“城市群”。所以,研究整个区域的“城镇群”布局、规模、功能,必须打破三地的行政边界,在已有各类城市城镇的规模、布局、功能、区位的基础上,来研究确定京津大都市延绵区、都市区/区域中心城市、县域单元、重点镇的空间体系,有序组织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单元、重点镇的协同发展。同时,功能布局、产业转移和协同,应基于现有城市和城镇的基础上,在存量上提升和优化,发挥现有不同级别城市在城镇体系中的作用,实现城镇网络的优化布局。

黄艳建议,用交通一体化解决城市间的高效联系。她说,区域城镇群的协同发展中,对服务于人的交通,应该明确“轨道上的京津冀”理念,城市群之间各类城市的联系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应该在高速铁路、区域城市快轨、京津市郊铁路等快速公共交通走廊上,用不同速度和制式的轨道方式,解决不同规模、功能、距离城市之间的人流交通。建议采取“簇轴式和枢纽主导式”空间发展模式,引导城镇人口、产业和空间沿区域轨道交通紧凑高密度发展,形成京唐、京津、京石、京九四条集约发展轴线。

在推动区域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黄艳说,首先,京津冀三地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从城乡规划一体化融合入手,实现京津冀协同规划的“一张图”融合,为重大项目选址和土地储备打下基础。其次,打破“一亩三分地”,实现跨界城镇融合。对北京和周边平原地区的城镇空间进行整合,规范多个跨界市镇组团,实现跨边界城镇融合。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