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人大会议闭幕后答记者问时再次提到了“互联网+”这个热词。所谓“互联网+”中的“+”,指的是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的各行业。在这个热词的背后,是李克强总理赋予中国制造2025的新维度:智能转型,以及由此给钢铁行业带来的新理念、新空间。这是本次两会的最大利好。
制造业强则经济强
通过最近几年的努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增速和占比双双超过第二产业。从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GDP中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GDP增速高达8.1%,高出第二产业0.8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2%,高于投资对GDP增速贡献率2.7个百分点。这两个结构上的重大变化说明,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但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进展,很难掩盖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在经济发展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这样说。
从宏观层面来看,2014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同比下降了4.7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是增长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第三产业低了14.7个百分点;PPI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同比继续下降1.9%。从微观层面来看,包括钢材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多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大幅下降,而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降,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正在从制造业中逐渐抽离,多数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运营挑战。
李克强总理提出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实际上须要寻找这一平衡点的正是制造业。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即两个“中高”,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
由此来看,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点领域,实体经济强则增长稳,实体经济强则结构优。2015年乃至未来的十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应由产业间的结构调整转向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产业自身的结构调整。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所说,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对工业领域是很大的鼓舞。工业领域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
钢铁行业需要智能转型
在有关中国制造2025的论述中,“智能转型”这个新提法借助“互联网+”的概念,更加超前地揭示了经济新常态对制造业的重新定位。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干勇所说,我国钢铁行业遇到一个很好的机遇。‘互联网+钢铁’的模式将改变整个钢铁的经济业态,甚至可能包括整个流程制造业。
多年以来,以两化融合为标志的用新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的进程一直在进行着。而作为传统的流程制造业,钢铁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过去在工业行业中一直居于前列,以生产自动化为主要方向的技术创新和传统流程制造业的对接融合较为顺畅。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正在让智能转型这一概念突破过去两化融合的框架。
工信部年初发布的《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指出,当前,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正在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机不可失,必须下大力气、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工信部部长苗圩描述了一个德国工业4.0的直观场景:工业3.0是机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图上画的是一个机器人从货架上抓一个货物装进一辆卡车;到工业4.0仍然用了这张图,只不过在货架、机器人、汽车上都画了一条小的弧线,这表明这三者都通过泛在的网络联系起来。这就是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因此,智能转型的内涵,绝不是仅仅包括生产自动化、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工业互联网给传统产业的运作模式带来的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这种变化体现为通过工业互联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平台化竞争。即在工业互联网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构成的一个总体网络制造技术经济服务平台。干勇委员对这个平台的设想是:把钢铁企业、供应商、用户、金融机构、技术服务机构、设计机构、贸易机构、物流配送机构等,全部放到一个大平台上,共同经营、共享成果。这种平台经济需要的是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甚至是资本层面的融合。
其次,这种变化体现为在这个过程中同步进行的产业耦合。在平台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在产业链上以及产业链外的行业耦合。在这种平台经济的背景下,产业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由来自不同行业的资本、资源和人才在融合后去完成原有产业的新延伸,其效率会远高于单独去做。
苗圩指出,智能转型必将成为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经之路。客观地看,钢铁行业的两化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智能制造方面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我们离工业互联网的建立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推进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有实力的领军企业必然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智能转型。
创新和环保须持续积淀
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的另外两个维度。自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词汇在最近两年屡次被提及。而与“绿色发展”相关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也已经深入人心。对于这两个维度而言,更重要的不是新的概念和新的理念,而是持续、扎实的积淀。
在创新驱动方面,代表、委员的担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人才支撑问题,如何吸引人才进入这个行业,如何培养出这个行业需要的人才?二是产学研用结合过程中的成果转化问题,如何让更多联合研发平台的成果得以在企业中应用?三是科技投入的高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看待和解决研发成果不明显甚至创新失败等问题?四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在当前的转型过程中,多数钢铁企业都已经深刻地体会到创新的驱动作用。因此,这些问题在行业内大多已经有了共识或正在实践当中,但创新是一个需要“功到自然成”的领域,我们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让既有的投入和工作沉淀下来,并逐步转化为成果。
而在绿色发展方面,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以及一批处理案例的公布,环保在意识层面已经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同时,随着24小时在线监测、驻厂监测、无人机监测、群众举报、社会组织监督等一系列监测手段的逐渐丰富,环保执法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强。这让来自钢铁行业的代表和委员们都感觉到了变化。在这个领域,亟待解决的是低成本环保技术研发应用和统一执法尺度两大问题,分别在治理端和监督端制约着环保工作从知到行的转化。
但是,正如干勇所说,现在治霾已经是头号任务,国家严格执法的决心很大,但整个体系的建设还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相信,有河北钢铁集团唐钢等企业的案例在前,环保从知到行的过程将在最近的两年内完成。
寻找资金问题的PPP新解
无论是近在眼前的技术改造、环保投入、兼并重组,还是稍远一点的智能转型和产业耦合,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但从最近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钢铁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的情况却在逐年加剧,让企业有种被“釜底抽薪”的感觉。今年的两会上,不少来自钢铁行业的代表、委员就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提交了相关的议案、提案和建议。
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可能成为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早在2014年12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已经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通过结合市场和政府的力量,把能够调动起来的资源交给最能够发挥其效率的机构来使用。虽然在报告中将这种模式的推广范围确立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但应该看到,这种模式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力。由于我国半数左右的钢铁企业均为各级国有企业,其投融资模式的改变与地方政府息息相关,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推行PPP模式,有利于引导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
首先,在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强力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面对更加严厉的环保法,钢铁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必须将有限的资金更高效地应用到效果更加明显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中去,而第三方治理为这种需求找到了可行的出路。目前,已经有钢铁企业外聘专业的服务企业当环保“管家”,依靠后者在脱硫等专业领域的技术积累,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解决污染问题。
其次,在兼并重组领域也可以探讨采用类似模式。目前,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问题在于小的兼并重组难以改变行业的格局,而破局性的重组由于涉及资产和资金规模较大,难以出现。有业内专家建议,在大量涉及国有资产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可以探讨类似PPP模式的投融资方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结合,将政府的推动作用和社会资本的规模结合起来,来推动兼并重组。而通过政府参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通过兼并重组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其力度和效果会更加明显。
“惟改革者进,为创新者强,为改革创新者致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生活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据苗圩介绍,中国将用3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正是这个三步走的第一步。而在这一步里,钢铁行业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在智能转型的进程中,钢铁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