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苏联进行了装配式墙板建筑的试制,50年代推广应用。至1980年,建造量占当年住宅建造量的60%以上。1954年法国建成年产20000户的预制大墙板厂。在此期间东欧、北欧、朝鲜和日本也都有较大发展。中国自1959年在北京修建第一幢装配式墙板工程以来,全国一些省市自治区相继推广采用,多为5~16层住宅。装配式建筑,由于其大部分工作在工厂进行,为建筑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工期短、现场用工少、湿作业少、受季节影响小等优点。装配式建筑对构件制作和吊装的精度要求较高,须有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方能保证工程质量。
分类 按材料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板、隔热性能好的轻集料混凝土板、振动砖壁板和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料制成的板。按成型方式分为单一材料的实心板和空心板、钢筋混凝土和保温材料复合成型板。
节点构造 构件连接要满足强度和延性的要求,并方便施工。节点有以下几种:①湿接头。将预留钢筋绑扎或焊接后用混凝土灌筑成整体。②干接头。将构件接头部位预埋的钢板或型钢用锚固铁件互相焊在一起,用砂浆或混凝土做保护层。③机械接头。将接头部位预留孔洞或预埋螺母用螺栓连接。④预应力接头。对预留钢筋或钢丝预应力张拉后将物件连接起来。
构件制作、运输和吊装 建立永久性、半永久性预制构件厂或在现场预制(见混凝土构件预制工艺、预制混凝土墙板)。构件运输通常选用载重量为 6~20吨的运输车。常用的吊装机械为塔式起重机。
展望 装配式墙板构件生产厂,投资额较大,投产后不易改产,因此这类建筑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建筑群。80年代以来,各国均从构件定型化、产品系列化和组合多样化方面入手,扩大使用功能。发展大开间,采用多功能一次成型带饰面的外墙板,使用轻质材料,改进连接,缩短工期,为扩大装配式建筑的适用范围,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