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砖混结构房屋易忽视的问题

2018/06/19165 作者:佚名
导读: 住宅的土建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容易出现问题的有二类, 一类是由方案引起的需要进行方案的修改(建筑方面:适合该地区环境,满足业主的需要,符合行业标准的防火考虑;结构方面:高度要有限制, 高宽比适当;平立面要规则,抗震墙布局合理;局部尺寸控制)。而施工图不合理引起的,这些问题又常常被忽视,留下遗憾。下面仅就砖混住宅土建施工图中易出现的问题分述如下:一、建筑方面:1、共用楼梯:六层

住宅的土建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容易出现问题的有二类, 一类是由方案引起的需要进行方案的修改(建筑方面:适合该地区环境,满足业主的需要,符合行业标准的防火考虑;结构方面:高度要有限制, 高宽比适当;平立面要规则,抗震墙布局合理;局部尺寸控制)。而施工图不合理引起的,这些问题又常常被忽视,留下遗憾。下面仅就

砖混住宅土建施工图中易出现的问题分述如下:

一、建筑方面:

1、共用楼梯:六层及六层以下楼梯间轴线宽度可为2.4米, 七层楼梯间宽度≮2.5米〔1〕。

2、七层砖混入户门必须设置防火门,或楼梯间顶部作出屋面气楼〔2〕。

3、门窗选型。选型原则:在确保住户安全的基础上,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扩大房屋的采光面积(提高窗地比〔1〕)设置局部房间(如卫生间)透气性的门。门窗,按材料划分,有铝合金门窗、钢门窗、塑料门窗和木门窗; 从增加房屋的透光系数看,钢窗最好;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角度看, 选用塑料窗最好;从保温隔热性能上考虑,钢门窗最差;从经济方面看,木门窗最经济。

4、嵌入墙内的、厨房的壁龛和客厅的鞋柜(图1)若设于分户墙上,不利用防盗。应设于分室墙上。

5、分室(卧室、厨房)门头的亮子与室内的吊柜相重叠, 亮子形同虚设,造成浪费。

6、阳台扶手高度应为1.1米,窗台高度应为0.9米。二者不应一致。

7、底层住户,因建筑构造处理不当,引起地下水分因毛细管作用而使地面受潮和潮湿季节地面结露。可在构造上采取措施加以避免:

a.室内地面一般应高出室外地面0.3米以上,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高出0.5米以上。

b.房屋四周可设置排水沟或管道,随时排走积水。

c.通过地面构造处理,阻止潮湿空气侵袭引起地面结露, 和兼顾地下水因毛细管作用而使地面受潮的加强处理,架空地面也是一种做法。

8、屋面保温层。现浇屋面保温层质量常受到天气、操作者的控水程度的影响,致使保温效果不能满足要求。如果采用预制保温层板,这些问题都可解决,经济上也较合理。

二、结构方面:

1、在可用砖条基的前题下, 非因场地土较差而引起的基础埋置过深(超过2米),增加基础造价(人工控基槽、基坑一般分为2米、4米、6米三个档次,基础加深势必产生连锁经济反应), 则可用构造处理来解决。

a.用二一间隔法砖基础,取代二皮一收砖基础,减少基础构造高度

b.构造柱若锚于基础圈梁中, 基础圈梁顶标高距室外地面以下0.5米,增加基础构造高度。若采用构造柱从基础混凝土垫层升起,而非地圈梁升起,基础的构造高度就会下降,这样处理对施工中构造柱插筋的要求较高。

2、底层局部墙体抗震不利,可用配筋砖砌体解决, 而不用增加墙厚解决(例如7度区七层砖混结构)。既可以满足抗震验算的要求, 也不减少底层使用面积。

3、多层砌体房屋尺寸不宜过大,应适当控制开洞率,一片墙面的水平开洞率,7、8、9度时宜分别不超过0.60,0.45,0.30; 开洞位置不应在墙的尽端,且不应影响纵横墙的整体连接。为使各墙体受力分布协调,避免强弱不匀时"各个击破",防止非承重构件失稳,避免附属构件脱落伤人,必须控制砖房的局部尺寸。当小墙段增设构造柱时,最小尺寸可适当放宽。从房屋的抗震验算结果看,满足上述要求的多层砌体房屋, 基本都能满足抗震验算的要求。对建筑上的采光要求,基本也能满足。

4、对于底层砖砌体,必须考虑配电箱、壁龛对墙体削弱的影响, 也可通过局部增加构造柱解决。

5、屋盖与墙体日温差裂缝的避免。在太阳光辐射的作用下, 平屋面承受的温度一般为50℃左右,而砖砌体承受的最高温度一般为30℃左右, 温差达20℃。线膨胀系数,前者为10×10-6。而后者为5×10-6。即使是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房屋, 满足抗震要求和砌体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要求屋面也进行了隔热处理,也难完全克服裂缝的产生,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解决:

a.加强砖砌筑质量,使顶层砌筑砂浆强度≮M5.0, 其次在窗台下三皮砖缝处设置3Φ8通长钢筋(按墙拉筋设置),抵抗温度应力。

b.在适当部位(仅于顶层墙体)加设抗裂柱, 柱两端与圈梁相连抵消温度应力的影响。

6、板式阳台钢筋混凝土拦板与外墙面间的裂缝, 可通过改板式阳台为梁式阳台,并加强阳台栏板与墙体连接来解决。

7、钢筋砼栏板受力筋的配置应考虑水平往复力的影响, 根部受力筋应双层配置。

8、楼层的休息平台梁应避免架于入户门头上,产生不合理的传力。

9、钢筋混凝土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作用主要是增强房屋的整体性,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墙体的稳定性并提高墙体的抗剪抗拉强度, 防止或减少墙体因过大不均匀沉降而发生的裂缝(即使出现裂缝也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在强震作用下还有可能防止砌体结构的倒塌(宜与构造柱同时存在)。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要求见资料。构造柱是在砌体结构中为了提高其抗震能力, 在房屋的适当部位,于砌体内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柱,它与设在砌体中圈梁共同作用, 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作用能力。构造柱有别于组合柱,这在规范中有所区别。试验表明:构造柱能提高砖砌体的抗剪承载力, 10%~30%(提高幅度与墙体的高厚比、竖向压力和开洞率情况等因素有关)。这是结构设计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有三个等级,最低等级称为"四角设置", 第二个等级称为"隔轴线设置",第三个等级称为"逢轴线设置"。构造柱可不必单独设置柱基或扩大基础面积,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0. 5米。当列度为7度时,多层砖房超过六层;8度时多层砖房超过五层及9度时, 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楼梯间中间休息平台梁处的构造柱, 纵筋要适当放大,箍筋要全段加密,对于大开间(房屋开间大于4.2米)房屋抗震设防烈度应提高一级。震害和试验都证明, 通过圈梁和构造柱等延性构件,把脆性材料分片包围,对破碎的墙体有所约束, 并加强整个结构的相互连接,避免突然倒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10、在较大洞口上,兼过梁的圈梁,应通过计算确定钢筋是否需要加强; 有多孔板楼层的圈梁,必须注意带裁口的圈梁纵向钢筋规格不应一致。

11、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的选型。多孔板的宽度有0.45米,0. 6米,0.90米,1.2米四种规格。从设计角度一般选择板宽较大(减轻建筑物自重,加强结构整体性),从施工角度一般选用板宽较小(便于吊装安放)、板宽规格较少(容易找到)。因此在具体设计中, 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情况,选用的板宽规格不宜多于二种,以较大板宽为主(通常为0.9米), 以较小板宽作为调节板缝,最后难以解决的,则用现浇板带处理。

12、现浇板带。构造柱与多孔板的矛盾,房屋尺寸与多孔板排列不合的矛盾,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不能满足时, 都可通过现浇板带解决。由于现浇板带的受力不符合现浇板的受力计算模式,因此, 只能按梁的构造要求进行配置。

13、建筑施工图上,一般都因考虑各功能室的需要,将各楼面标高有所调整。(例如:厨房、卫生间、楼面标高必然低于客厅,卧室楼面标高)。通过结构处理,比通过建筑处理要经济合理些。考虑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荷载,现浇板负弯矩筋应不小于Φ8。

14、屋面挑檐阳角加筋, 较差的配筋导致构造柱内的钢筋过多,施工中构造柱内的钢筋较多,混凝土不易灌实; 较好的配筋就可避免这类问题。

15、屋面上人孔,向上翻结构高度的确定,不仅要符合建筑图集的要求, 还要考虑屋面面层(保温层、架空隔热板等)厚度的影响, 屋面板洞口处应另加筋处理。上述罗列的问题,均是在方案确定之后,于施工图阶段发生的, 并不能包括砖混住宅土建施工图的全部,但对于加强专业的体会与沟通、提高住宅工程设计图纸的整体水准、适合住户需求、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是有益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