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水泥预分解窑煅烧技术及装备序言

2018/06/19255 作者:佚名
导读: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Leeds)城的泥水匠阿斯普丁(J.Aspdin)获得了英国第5022号的"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专利证书,从此揭开了人工合成无机硅酸盐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历史,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然而,水泥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泥生产技术及装备也有一个不断进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今天,人们把水泥的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Leeds)城的泥水匠阿斯普丁(J.Aspdin)获得了英国第5022号的"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专利证书,从此揭开了人工合成无机硅酸盐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历史,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然而,水泥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泥生产技术及装备也有一个不断进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今天,人们把水泥的生产过程形象地概括为"二磨一烧",即按一定比例配合的原料,先经粉磨制成生料,再在窑内烧成熟料,最后通过粉磨制成水泥。在这个过程中,窑是核心设备,所以人们在研究水泥技术发展史的时候,往往以窑为代表。当年,阿斯普丁采用的水泥熟料煅烧设备为瓶窑(Bottle Kiln),其形状像瓶子。回顾过去的190年,水泥熟料煅烧设备先后经历了瓶窑、仓窑、立窑、干法回转窑、湿法回转窑、立波尔窑、悬浮预热窑等发展阶段,然后才研究开发出现在的预分解窑。

悬浮预热技术是指低温粉体物料均匀分散在高温气流之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使物料得到迅速加热升温的技术。预分解(也称窑外分解)技术是指将已经过悬浮预热后的水泥生料,在达到分解温度前,进入到分解炉内与进入炉内的燃料混合,在悬浮状态下迅速吸收燃料燃烧热,使生料中的碳酸钙迅速分解成氧化钙的技术。

预分解窑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包括旋风筒、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冷却机、燃烧器,有人称之为"六位一体"。这些关键技术及装备彼此关联、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热工体系,承担着水泥熟料的预热、分解、煅烧、冷却任务。预分解窑诞生以来的发展、完善、提高,主要是围绕"六位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创新进行的。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及装备为核心,以先进的环保、热工、粉磨、均化、储运、在线检测、信息化等技术为基础,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废料、废渣,促进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水泥生产方法。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解决"洁身自好"的清洁生产问题,即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所谓"两型"产业),还必须向环保型产业转型,成为社会和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的产业。这不是想象,而是国内外水泥工业发展实践所展现和证明的。

在中国,巨大的水泥产业市场培育了今天中国的预分解窑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广大水泥工作者的不懈探求下,并经业内企业家的大力推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及装备、消化吸收、国产化等过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分解窑熟料煅烧技术及装备已经成熟,并正一步一步顺应着世界水泥工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潮流--大型化、信息化、节能、环保、安全、生态化,迅猛发展,令人瞩目。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乔龙德会长指出,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跟随时期,完全是学习、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二是追赶时期,集成创新,真正实现了低成本、国产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是超越和引领时期,今天我们的一些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世界先进水平,"过去当徒弟,现在当师傅"。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已在我国水泥工业中确立了主导地位,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建造的大型现代水泥生产企业不仅在国内淘汰落后的水泥生产企业,而且已经大批量地涉足国外的水泥行业。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预分解窑生产线1714条,水泥熟料产能达17亿吨。2013年,我国水泥产量达24.14亿吨,其中预分解窑水泥产量占93%以上,我国水泥产量已超过世界水泥总产量的60%。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水泥工程技术已出口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水泥工程建设市场,我国承建的国外工程已占50%以上的份额;截至2013年年底,以EPC和EP总承包模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国外水泥生产线已接近200条。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研发阶段。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指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利用现代流体力学、燃烧动力学、热工学、计算流体力学、粉体工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并采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信息技术进行水泥工业生产的综合技术。其主要产品为波特兰体系胶凝物质,具有"协同处置"废弃物、充分利用余热、发展低碳技术、高效防治污染物排放、减少CO2排放的功能,其产业不但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基础原材料,而且逐步发展成新型社会环保产业的一员。

为了适应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总结水泥预分解窑煅烧技术及装备,我们编著了本书,力求全面介绍水泥预分解窑生产相关的最新技术及装备,尤其介绍了水泥工作者普遍关注的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水泥窑减排氮氧化物等技术及装备的现状、展望。在内容上,既有必要的基本知识、理论阐述,同时更注重介绍水泥预分解窑系统相关的设计选型、实际操作要点和实践经验等实用性知识,以期对广大水泥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本书由丁奇生策划,提出编著大纲,并负责全书的审稿、统稿。本书共分十二章,各章编著人员如下:第一章王亚丽、吕秋瑞;第二章丁奇生;第三章孙德群、陈建南、丁苏东、丁奇生、向泽强;第四章丁奇生;第五章丁奇生;第六章陈建南;第七章潘炯、丁奇生、陈建南、刘玲玲;第八章焦永道;第九章丁奇生、王亚丽、崔素萍、赵珏;第十章丁奇生、王亚丽、崔素萍、侯伟芳、陈梦梦;第十一章丁奇生、崔素萍、王亚丽、马海峰、吴晨光;第十二章贾庆国、丁奇生、陈建南、王亚丽、郭志伟、陈新中、田国兰、张扬。

本书的编著参考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汲取了众多同行的精华思想,主要的参考资料已列在书后参考文献中,在此特向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业界同仁的关心和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

编著者

2014年6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