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聚脲设备的工作原理为A(异氰酸酯组分)、R(活性氢组分)两种物料分别经由各自的抽料泵从料桶输送至主机进行计量,加压,升温,然后输送至喷枪,
在喷枪混合后喷出。计量输送和混合系统是喷涂设备的两个主要系统。因此,喷涂聚脲设备必须具有:平稳的物料输送系统,精确的物料计量系统,均匀的物料混合系统,良好的物料雾化系统及方便的物料清洗系统。
3.1、喷涂设备 3.1.1、H20/35聚脲喷涂机
设备简介:该设备是美国GUSMER生产的经典聚脲喷涂设备,现GUSMER已被GRACO收购。
图1 H20/35聚脲喷涂机
设备参数:
最大输出量:10.8公斤/分钟
最大额定压力:240巴(3500psi)
原料粘度:250-1500cps
重量:260公斤
外形尺寸:H=119cm,W=102cm,D=56cm
电源:40安培@3×380V,50Hz,20.5千瓦
3.1.2、Reactor H-XP3 型液压驱动聚脲喷涂机
图2ReactorH-XP3聚脲喷涂机
设备简介:该设备是美国GRACO生产的新一代聚脲喷涂。综合了原有GUSMER以及GRACO特点。
最大流体工作压力:3500PSI(24.1MPa 241Bar)
最高流体温度:88℃(190°F)
最大输出:2.8加仑/分钟(10.6升/分钟)
每周的泵出量:0.042加仑(0.16升)
软管最大长度:310英尺(125米)
电源:380 伏,35 安培,20400瓦
重量:597磅(271千克)
管道最大长度:125M
3.1.3、聚脲喷涂机系统示意图
图3 聚脲喷涂机系统示意图
3.2、聚脲喷涂工艺 喷涂聚脲涂料的施工工艺分为:底材处理、聚脲涂料喷涂、后处理、密封胶施工、面漆施工(非必选项)。
底材处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可分为金属底材和混凝土底材。
金属底材处理,首先将底材喷砂处理至Sa2.5级,对于焊缝等缺陷部位,用环氧腻子找平,使整个底材能够平滑过渡,待环氧腻子固化后用角磨机磨平。然后清洁底材,辊涂或刷涂两道配套底漆。
混凝土底材处理,对混凝土预制件进行抛丸处理,或者用角磨机、高压水枪等清除表面的灰尘、浮渣。待底材完全干燥后,用堵缝料进行表面找平,需堵缝部位待堵缝料固化后用角磨机磨平。然后清除掉表面的污物,刷涂或辊涂一道配套底漆,待用。
底漆重涂间隔最长为24小时,最短为3小时。
聚脲涂料喷涂,聚脲涂层的喷涂应在底漆施工后3~168小时内进行,如果间隔超过168小时,在喷涂聚脲涂层前一天应重新施工一道底漆,然后再施工聚脲层。在喷涂之前,应用干燥的高压空气吹掉表面的浮尘。
喷涂前应考虑周围环境情况,用塑料薄膜将周围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遮蔽,做好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
喷涂设备施工参数如下:
主加热器温度:A料70℃ R料75℃
长管保温温度:70℃
提料泵压力: A料80~90psi R料80~90psi
空气压力: 80~90psi
动态压力: A料 2200psi R料 2200p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