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
母材板厚为18 mm,试板尺寸为300 mm×500 mm,焊丝直径为4.0 mm,焊剂粒度为8~60目,合金粉末粒度为80~200目。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木材、焊丝和合金表面的化学成分 单位:%
2.焊接工艺
对接,焊接规范见表2。焊机为MZ-1000,DCRP。V型坡口,SAW角度为60~65°,钝边为4 mm;SAW-AMP角度为40°~45°,钝边为2 mm。
表2 焊接工艺规范
二、试验结果及讨论
1.焊缝化学成分
采用SAW和SAW-AMP技术焊接的20G、16MnR钢焊缝化学成分见表3。结果表明,用SJ301焊接的焊缝,C、Si和Mn元素增加,P含量与HJ431焊缝相当,S含量却没有减少。由于SJ301和HJ431本身的S、P含量对其焊缝中的S和P含量有相当显著的影响,而不同厂家生产的焊剂S、P含量有很大差别,故可以理解本文的成分分析结果。SAW-AMP焊缝的S含量与SAW焊缝相当,P含量显著减少,但均低于0.030%,焊缝的成分完全符合GB6654-86的要求。添加合金粉末有利于焊缝脱S和脱P。
表3 焊缝的化学成分 单位:%
2.焊缝和HAZ的显微组织
SAW的线能量一般为1.6 kJ/mm,焊接18 mm厚的钢板需要5~6道焊满,未经再热的焊缝组织细小,针状铁素体较多,先共析铁素体少且窄,柱状晶方向性不明显,HAZ粗晶区晶粒尺寸较小。如果采用大线能量,线能量达到3.6 kJ/mm,18 mm厚的钢板2道即可焊满,但是焊缝组织粗大,几乎无针状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宽,HAZ粗晶区晶粒尺寸较大,有较多的魏氏组织。
用大线能量、SAW-AMP技术,18 mm厚的钢板一道就可焊满,但是,合金粉末的成分对焊缝抗裂性和组织有显著影响。合金粉末中Mn、Ti等合金元素含量非常少,其成本较低,但焊接过程中电弧燃烧不稳定,焊道忽宽忽窄,焊缝组织中几乎没有针状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连成一片,焊缝与HAZ在熔合区明显分开。采用含有较少Mn、Ti元素的合金粉末焊接,焊缝中针状铁素体细小且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eldr.net/simple/skill/html/content_1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