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地理式污水处理设备设备简介

2018/06/19138 作者:佚名
导读: 调节化粪池 调节化粪池主要起着破坏大分子链,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腐烂粪便等有机物的作用。化粪池内的污泥应定期清掏,根据污水温度的高低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每年清掏1-2次。清掏间隔时间也不宜过短,否则,化粪池中的污泥还没有完全消化分解。另外,清掏污泥时应遗留一定的污泥量(约20%),以利于"新"污泥的消化分解。化粪池清掏的污泥应进一步做无害化处理或处置。新建化粪

调节化粪池

调节化粪池主要起着破坏大分子链,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腐烂粪便等有机物的作用。化粪池内的污泥应定期清掏,根据污水温度的高低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每年清掏1-2次。清掏间隔时间也不宜过短,否则,化粪池中的污泥还没有完全消化分解。另外,清掏污泥时应遗留一定的污泥量(约20%),以利于"新"污泥的消化分解。化粪池清掏的污泥应进一步做无害化处理或处置。新建化粪池有效容积为0.75m3,,污水经化粪池后,再进入下一步污水处理系统。

格栅井

医院污水经化粪池进入污水调节池前要设格栅,是为了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杂物和悬浮物,防止这些杂物堵塞水泵和影响下一步的处理工艺过程。格栅井有效容积为0.3m3。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工艺是集沉淀、吸附、生物凝聚、生物降解于一体的高效处理单元,能大幅度去除污水内的悬浮物或有机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新建水解酸化有效容积为0.75m3。

设计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T=3.0h。有机负荷:F=1KgCOD5/(m3·d)。池型:单级串联式。材料与设备:污泥回流管。

接触氧化曝气池

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氧化曝气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生物处理工艺。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优点,充氧条件好,有较高的容积负荷,抗冲击力强,结构简单。根据污水的水质,

设计停留时间为6h填料选用新型组合填料,此种填料挂膜、脱膜容易,且不会堵塞和结球,耐冲击,完全适应医院污水较大的冲击负荷,新建接触氧化曝气池有效容积为1.5m3。设计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T=8.0h。最大气水比:B=18∶1。有机负荷:F=1KgBOD5/(m3·d)。

池型:混合式曝气池。材料与设备:组合填料、水下曝气机。充氧采用水下曝气机,噪音小,充氧效率高。

曝气机安装在水下,可以随时提升上来维修,技术特点如下:

⑴氧溶解率高,微小气泡所占比列大,充氧效率高且充氧面积宽;

⑵池中无死区,夹带气泡的水平水流完全冲刷池底的每个角落;

⑶结构简单、紧凑、机组寿命长,能承受大负荷的轴承、采用油浴的转轴机械密封和吸入叶轮腔内的空气防止工作时与密封件接触,这些都保证曝气机在24小时连续工作,长期无故障运行;

⑷与常规的鼓风曝气方式相比,无需建设鼓风房,无需气泵和输气管道,安装方便,维修工作量小,占地面积少;

⑸使用灵活,当池内设有多台沉水式曝气机时,可根据需要增减曝气机的运行数量,容易实现曝气量的调节和节能效果;

⑹曝气机工作时,兼具有搅拌功能,避免污泥在池低沉淀;当进气口关闭时,也可作为搅拌机使用。

斜沉池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流入斜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斜沉池采用竖流沉淀池,负荷为2.5m³/m2·h,澄清曝气后的混合液,沉降、浓缩污泥,达到处理效果。

设计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T=2.0h。

过滤消毒反应池

沉池出水自流入过滤消毒反应池,该构筑物主要用于过滤消毒,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后排入市政管网。为达到治理目标,应使污水与消毒剂充分混合,消毒池采用接触消毒法,保证污水与消毒剂充分接触

反应,不出现短流和死角,有效杀死病原菌及病毒,池内水面上有足够的净空,便于定期清理池内的污泥。拟新建反应池有效容积为0.75m3,反应时间为2小时。

医院污水消毒剂有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等多种,液氯是常用的消毒剂,具有经济、简单等特点,但需要定期更换气瓶,且安全操作水平要求高。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消毒效果最好,但消毒持续时间

短,成本高,国产的臭氧发生器也容易产生事故,要求管理人员素质较高。

二氧化氯可用工业盐溶液电解产生,也可采用化学法制造,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可以现场制取。本工程消毒装置可采用二氧化氯设备,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消毒高效、原料易购等特点。二氧化氯是全国医院污水处理协会推荐的消毒方式之一。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佳消毒剂之一,其活性是氯的2.5倍,有效氯含量为126.3%,作为一种强氧化剂,二氧化氯与微生物接触时,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能在几秒钟之内杀死污水中99%以上

的细菌,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在99%以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