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圆籽荷栽培技术

2018/06/1996 作者:佚名
导读: 圆籽荷未经人工栽培,可参照木荷的育苗办法试行繁殖,苗期宜遮荫,并以林冠下造林为好,或和速生树种营造混交林,有利于对它庇荫。 种子采集 在10月下旬,当圆籽荷蒴果刚裂开时,表明种子已成熟,需及时采种。因圆籽荷果实内的种子扁平、有翅,个体小而轻,在采果时种子容易从果实内掉出来,所以在采种时要在树下铺塑料薄膜,让蒴果和种子全部落在塑料薄膜上,以免种子丢失。采下的蒴果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圆籽荷未经人工栽培,可参照木荷的育苗办法试行繁殖,苗期宜遮荫,并以林冠下造林为好,或和速生树种营造混交林,有利于对它庇荫。

种子采集

圆籽荷图片在10月下旬,当圆籽荷蒴果刚裂开时,表明种子已成熟,需及时采种。因圆籽荷果实内的种子扁平、有翅,个体小而轻,在采果时种子容易从果实内掉出来,所以在采种时要在树下铺塑料薄膜,让蒴果和种子全部落在塑料薄膜上,以免种子丢失。采下的蒴果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让其全部裂开,使种子从果壳内掉出。将收集起来的种子用布袋装好,放在通风透气的室内保存。

1、在蒴果呈褐色微裂时采集,树冠内层是成熟的果实,蒴果采回后先阴干1-2天,再暴晒3-4天,果皮开裂后筛取种子。当年种子应复晒,使种子含水量低于10%以下。

2、种子晒干后,用塑料袋,外加麻袋包装、扎紧,然后放入0-4℃冷库贮存。

3、种子离开冷库后,在7天内播种完,否则会降低发芽率。

苗床准备

圆籽荷为亚热带树种,其习性喜阴,喜欢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不耐干旱和土壤瘠薄,因此育苗地宜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段,土壤宜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微酸(pH值6.0-6.5之间)或中性土壤。准备苗床时要将地整平,作床后土壤要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加水180倍左右配置消毒药液,每平方米用稀释液10公斤-15公斤进行喷洒消毒,喷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一周之后掀开薄膜,再次平整苗床即可使用。

播种方法

圆籽荷种子比较小,常采用撒播方法。撒播一般在采种次年春天进行,将种子均匀撒在已消毒的苗床上即可。因圆籽荷种子的发芽率较低,故播种时应适当增大播种密度。播后覆土,覆土以过筛后的细土为好。覆土后在苗床上盖草遮阴,并用细孔喷壶将苗床浇透。 应选择交通、排灌条件方便的山坡中下部的垄田或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的生荒地,采伐迹地或林间空地开辟圃地,圃地在播种前一年冬季整地。结合土壤消毒(生石灰),施足基肥,采用宽床窄沟法作床,提高圃地利用率。

播后管理

圆籽荷为耐阴性树种,幼苗更要防止阳光直射,因此,在播种后必须做好遮阴工作。播种后20天左右发芽,当幼苗出土70%以上即可揭草,揭草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灌溉适时适量,苗木生长初期少量多圆籽荷图片 次,土壤不板结即可,苗木速生期量多次少,灌透灌匀;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一般不必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和蔓延病害。3-7月份,每月拔草2-3次。幼苗侧根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尿素3次,每次1.5kg/亩,复合肥2次,每次3kg/亩。5月份开始间苗,一般进行2-3次,最后1次间苗时定苗135株/m2。可在幼芽出土前在苗床上架好阴棚,保持透光率在25-40%为宜。另外,还需要在苗床上设塑料薄膜拱棚,让种子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生长,既可保温保湿,防止冻害发生,又可提高种子的萌芽率。待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移栽。间苗遵循"去弱留强、去劣留优、间密留稀"的原则,使苗床上幼苗分布均匀。可将间除的苗木移栽到别的地方继续培养。除此之外,在幼苗生长期还要搞好抗旱、排涝、施肥、防病、松土、除草等工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