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共模辐射通常采用如下手段:
(1)控制电缆长度。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让电缆尽可能短。
(2)增加共模电流环路的阻抗。
(3)减小共模电压。
(4)采用低通滤波器。
(5)对电缆进行屏蔽处理,即采用屏蔽电缆。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电缆长度受到设备间连接距离的限制不可能太短;而共模电压的减小需要在电子设备设计时加以考虑,因此较为实际的办法是使用增加环路阻抗,采用低通滤波器和屏蔽电缆。
屏蔽机柜在使用现场组装完毕,电子设备安装调试后,连接电缆上的共模电压就一定了。这时增加共模环路的阻抗可以起到减小共模电流的目的,从而降低共模辐射。但是如何增加共模环路阻抗是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许多工程师试图通过断开机柜的接地线来实现增加共模环路阻抗的目的,这对低频信号确实能起到作用,但对高频信号则无效,因为对高频信号来说,存在着空间的杂散电容。
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电缆上串联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能够对共模电流形成较大的阻抗,而对差模信号没有影响。实际工程应用中将整束电缆穿过一个铁氧体磁环就构成了一个共模扼流圈,如需要还可以将电缆在磁环上绕几匝。为了提供足够大的阻抗,也可以将多个磁环组成一个阵列。一些屏蔽室将屏蔽电缆直接接入室内,在出口处使用磁环阵列,经检测其屏蔽效能仍能达到80dB左右。
对电缆进行共模滤波是解决电缆辐射的有效方法。共模滤波的原理是使用低通滤波器将电缆上的高频共模电流成分滤除。最基本的应用是在信号导线与金属的屏蔽柜壳体之间并联一个电容,它能将导线上的共模电流旁路到机柜上,使其回到共模电压源。
共模滤波电容不仅滤除了共模电流,同时也会影响差模电流。对于差模电流而言,旁路电容的容量为两个共模电容的串联,即每个电容的一半。因此这种方法只适合于传输信号频率较低的场合。在实际使用场合,更多的是使用信号滤波器。
信号滤波器应该在每个插针上都有一个低通滤波器,并且滤波器安装位置应该保证滤波后的导线不再暴露在机柜内电子设备的辐射场内。在使用滤波器时应该注意保证其与机柜的导电接触,最好采用电磁密封衬垫。
使用屏蔽电缆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电磁辐射,但是这种改善是基于屏蔽电缆的良好端接。如果屏蔽电缆端接不良,就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有时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会变成发射天线导致辐射变大。屏蔽电缆减小辐射的原理模型如图3.1所示:
屏蔽层减小电缆辐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屏蔽层直接遮挡了电缆中差模信号回路的差模辐射;另一个是为共模电流提供了一个返回共模电压源的通路,减小了共模电流的回路面积。因此,屏蔽层提供的通路阻抗应该越低越好,这样才能将大部分的共模电流旁路回共模电压源。
由此可见,用屏蔽电缆控制共模辐射的关键在于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在使用屏蔽电缆后共模电流回路的阻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缆本身的阻抗;另一部分是电缆与屏蔽机柜的搭接阻抗。因此,要构成一个低阻抗回路就要求电缆本身的屏蔽层质量要好,同时要求与屏蔽机柜的搭接电阻要低。保证电缆屏蔽层与屏蔽机柜之间的低阻抗搭接的方法是屏蔽层在360°范围内与机柜连接。这就是说电缆的屏蔽层与金属机柜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体。
如果屏蔽电缆与机柜连接良好,但另一端屏蔽层没有端接,则依然起不到屏蔽作用。这就要求另一端也要进行与屏蔽层的低阻抗连接。实际应用中要求屏蔽电缆两端良好连接低阻抗射频地,这样能够保证整个共模电流回路上的阻抗符合使用要求。实际应用中,过多的连接屏蔽电缆会使出现端接不良的概率增多,同时使电缆的天线效应因电缆数量的增大而加强,最终导致系统屏蔽效能迅速下降,因此应尽可能的减少连接的屏蔽电缆数量,连接时必须使用专用的连接器(如D型连接器),连接后要对性能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