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位选定后,先开一圆井,深度以达到基岩为止。
将石圈层垒于基岩之上,砌至与地相平。
用鱼尾锉等大型铁锉,通过石圈向基岩冲击。锉井时,数人在踩架上,用脚踏碓板末端,使之贴地,碓头抬高,井下铁锉系在碓头上,也被抬高。脚松开后,碓和铁锉下坠。这样一起一落,连续不断,即可将岩石舂碎。锉井时,一人在井前转动碓头上的环,锉在井下也随之转向,锉出圆孔(《四川盐政史》卷2)。大口深度以锉至坚硬岩层,无淡水渗出为止。
即清孔。将吞筒放入井底,使碎石泥砂随水冲开皮钱进入筒中,然后用盘车提出。
木竹每段长八、九尺,依次下入井中,上与地平。
木竹安置后,换用银锭锉等小型铁锉,向含卤水岩层凿进。在锉井过程中,随锉随即扇泥。扇起的泥,必须详加考察属于何种岩层,并详细记录,作为以后修理井身和另锉新井的参考。在凿穿含卤水、岩盐或天然气的岩层后,即终止锉孔
总观全井结构,下段(小口)井壁是坚硬的岩石,中段(大口)凿孔较大,井壁为木竹;上段在木竹之外又加箍石圈。从地面至井底,井眼的大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