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硅胶原材料特点

2018/06/1996 作者:佚名
导读:模具硅橡胶特点: 1、具有不变形、耐高温、耐酸碱、不膨胀的特点。 2、收缩率好,复模次数多,模具硅胶收缩率在千分之二。 3、拉力、弹力好,撕裂度好,不仅让你的产品漂亮,而且能使你做出来的产品不变形,耐高温在200度都没有问题,零下-50度模具硅胶仍然不脆、依然很柔软、仿真效果非常好。 移印硅胶特点: 1、粘度低、流动性好 2、无收缩性、好上油、移印图案清晰 3、胶质细腻、回弹力好,移印次数多 移印

模具硅橡胶特点:

1、具有不变形、耐高温、耐酸碱、不膨胀的特点。

2、收缩率好,复模次数多,模具硅胶收缩率在千分之二。

3、拉力、弹力好,撕裂度好,不仅让你的产品漂亮,而且能使你做出来的产品不变形,耐高温在200度都没有问题,零下-50度模具硅胶仍然不脆、依然很柔软、仿真效果非常好。

移印硅胶特点:

1、粘度低、流动性好

2、无收缩性、好上油、移印图案清晰

3、胶质细腻、回弹力好,移印次数多

移印硅胶专业用于制造移印,移印硅胶要求胶质细腻、没有杂质、没有颗粒、回弹力好移印硅胶采用优质原料,添加了美国杜邦特氟龙耐高温新材料,经高温加工而成,均有耐磨、耐高温、印刷效果好等优点。

手板硅胶特点:

1、粘度低,流动性好,好操作。

2、缩水率小,不变形,缩率在千分之二。收缩率大的话,生产出的产品会变小,其他液体变成固体后会变形

3、耐高温。

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1、用一塑胶碗盛500g胶,在室温下加固化剂1.5%,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2、将母模坯用脱模剂处理润滑。

3、润滑好的母坯四周用木条围住,木条也应用脱模剂处理,中间的空隙以2—4cm为宜。

4、将配好的胶沿一固定灌注点缓慢浇注,并不时震荡以排除里面的空气。

5、60分钟胶固化完全后四周再用木条围住,留4cm空隙,折除原木条。

6、将石膏粉1000g兑水后注入木条框内,注满为止(木条框应用塑胶片分为两部分以利拆模)。

7、20分钟后拆除木条,模具即做完成。

注意事项:

1、固化剂加量应视温度而定,气温高则减少。固化剂使用过量,模具会变硬变脆;固化剂使用过少,操作时间会延长。

2、为防止模具硅胶物性变化,建议不加硅油。

3、为了您的模具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请把模具存放至少24小时后使用。

4、硬模也可用树脂制作。

移印硅胶产品使用说明书 :

一、先把模具用洗洁精清洗干净,然后把模具里的水份擦干或用气枪吹干,并涂上一层脱模剂。

二、移印硅胶、硅油的正常比例,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定的,如果客户要求印刷的图案面积大,需用软胶头,就多增加硅油。相反,需要胶头硬度大的,就不添加或少添加硅油,一般移印胶头的硬度以15A~-25A°为合适,如果硅油添加量过大,胶头过软,印刷的次数呈有限的,再好的硅胶质量都会被硅油破坏了它的分子量,而产生不耐磨、不耐溶剂及老化现象。

三、介绍一般正常比例如下:100克硅胶加入30克硅油,胶头硬度15A°,适应移印合金车仔及图案小,接触面积比较小的产品。如须压力接触面大或需软胶头,硅胶与硅油的比例可以做到100:30,100:50不等,但要注意,硅油的添加量越大,胶头越软,移印的次数,耐磨性及耐溶剂性都会降低及减少,移印产品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造成成本上升,原料浪费。

四、固化剂的添加量及硅胶的化学反应情况如下比例:取硅胶100克,硅油50克,然后进行混合搅拌,待硅油与硅胶充分搅拌均匀后,再按硅胶和硅油总重量的2%-3% 加入固化剂,再进行搅拌2-3分钟,即可进行抽空。抽空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抽空时间太久,胶体很快固化,就会影响倒胶的质量。

手板硅胶使用说明:

是一种流动的液体,无论是什么颜色,其实质量都是不变的,A组分是流动的液体(即硅胶),B组分是固化剂。先把复制的产品或模型处理好,取一定量的胶体,加入2-3%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把处理过的胶浆倒入处理好的模框中,2-3小时模具就可以固化成型。

注:抽真空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硅胶在抽真空时交联固化,就不可以使用了。 1. 手板硅胶使用在小件产品或者花纹精细的产品上面。要用度数较软的硅胶来制造模具,这是因为精密细小的产品,在脱模的时间,模具里面的物品易容被损坏,所以必须采用软的硅胶来制造模具。

2. 假如你是做大件产品复制的情况或做大件产品的,一定要用硬度大的硅胶来做模具,这样才能保持做出来的产品不变形。

备注:

1. 加入硅油10%,硬度会降5度。

2. 加入硅油20%,硬度会降10度。

以此类推。加入硅油越多硅胶的拉力,撕裂强度都会相应变的越差,没有特殊情况不用添加硅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