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泡桐树物种分类

2018/06/1954 作者:佚名
导读: 南方泡桐 P.catalpifolia Gong Tong。南方泡桐,树圆锥状或广圆锥状。叶心圆形,叶背密生树枝状毛和粘质腺毛,初生叶往往带紫色。圆锥花序枝宽大,一般40厘米以上,长达80厘米,在下部的聚伞花序具短总梗,上部的总梗短而及不明显,花 萼开花后部分脱毛,少不脱毛,浅裂达1/3-2/5,花冠紫色,长5-7厘米,腹面有两条纵摺。果椭圆状、长约4-5厘米,果壳厚1.2-2毫米

南方泡桐

P.catalpifolia Gong Tong。

南方泡桐,树圆锥状或广圆锥状。叶心圆形,叶背密生树枝状毛和粘质腺毛,初生叶往往带紫色。圆锥花序枝宽大,一般40厘米以上,长达80厘米,在下部的聚伞花序具短总梗,上部的总梗短而及不明显,花泡桐树图片 萼开花后部分脱毛,少不脱毛,浅裂达1/3-2/5,花冠紫色,长5-7厘米,腹面有两条纵摺。果椭圆状、长约4-5厘米,果壳厚1.2-2毫米。结实多。

该种分布区:东起浙江、福建经江西至广东北部、湖南以及川、鄂、湘、黔四省交界的山区。在浙江、福建、川东的丘陵山地均建有野生。从本种的形态特征来看,处于白花泡桐和台湾泡桐之间,而且分布区与这两个种相吻合,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它可能是白花泡桐和台湾泡桐的天然杂交种。本种的变异比较大,从形态上有的偏似白花泡桐、有的偏似台湾泡桐的不同类型。

泡桐木耐腐烂耐酸碱耐磨损,纹理优美、细腻。导音性强,桐木不易劈裂但木质软,易加工,易雕刻,易染色。具有不透烟、隔潮、不易虫蛀等优点,

白花泡桐

泡桐(中国植物图鉴)、大果桐(河南)、大泡桐(四川),P.fortunei(Seem)Hemsl。

树干通直高大,是本属干形最好的种。叶长卵状心形,背面为长柄树枝状毛。花序枝窄小,成圆柱状或窄圆锥状,是本属最小的。花萼浅裂至1/4钟状,毛一般在开花前就开始脱落,开花时极大部分脱光。花冠白色或浅紫色,腹部皱褶不明显,基部稍前弓曲,上唇至檐部处向下唇压扁然后反卷,花长8-12厘米。果长6-11厘米,壳厚3-5毫米。花和果均为本属最大的。生长迅速,高可达40米以上胸径近3米。

该种是南方分布最广的种;遍布于长江以南,东起台湾,西至云南最西面的高黎贡山;南到两广直至越南和老挝的北部。普遍存在于100-500米低海拔地区,云、贵、川山地及鄂西可分布到1500米。解放后引种到陕西武功、山东泰安和北京,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楸叶泡桐

楸叶泡桐(图3)山东泡桐 (山东)、无籽桐(河北)、小叶桐、楸皮桐、麻杆桐(河南)、楸桐(山西),P.catalpifolia Gong Tong。

主干较通直,分枝角度小。一般于主干夹角小于40°。叶长,长卵状心形、长为宽的近两倍,下垂,背密生短柄树状毛,上面无毛。花序枝圆锥状或窄圆锥状,矩伞花序总梗几乎与花柄等长,花萼浅裂至1/3-2/5,萼筒呈狭圆锥状,被毛,开花时逐渐脱落、花冠淡紫色长7.5-8厘米,筒内常密布紫色细斑点,花冠筒较细,呈管状漏斗状,中部直径1.5厘米、檐部直径不超过3.5厘米。果矩圆形,长4.5-5.5厘米,果壳厚2-2.8毫米。

楸叶泡桐分布东起胶东半岛,沿黄河流域经太行山和中条山向南至豫西山地,向西至陕西洛河下游地区,北到北京、南至淮河流域,河南西部山地可分布至海拔1000米以上。

兰考泡桐

Paulownia elongata S. Y. Hu

兰考泡桐树干为间歇接干型,即往往以形成徒长枝向上接干,所以树冠往往是两层楼式,不象前几种为圆锥形树冠。叶形为卵状心形,全缘或有时基部具角,背面为无柄的树枝状毛,上面无毛。花序枝为圆锥状,大部不超过30厘米,萼浅裂1/3-1/2,花冠7-9厘米,淡紫色漏斗状,直径2厘米以上,檐部直径4厘米以上,冠内密布紫色细斑点。果为椭圆状卵形,果壳厚为1.5-2毫米。在华北地区往往结果很少,但到长江流域结果显著增加。

该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至黄河中下游,是北方几种泡桐中生长较快的。已在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广泛栽植。引种到四川省也生长良好。

川泡桐

P.fargesii Franch。

川泡桐,树冠伞状或圆锥状,成熟叶卵圆状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背面具黄色,长树枝状毛,毛的"干"部粗壮,分枝较稀少,近无毛,幼叶上面具无柄的树枝状毛和腺头毛混生。花序枝广圆锥状,侧枝稀疏粗壮,下部聚伞花序总梗无或极短,上部无总梗,花萼深裂,稍过半不脱毛,成熟果期萼一般不反折,花梗密生黄色星状毛和软鳞片,花紫色或白色花冠长6-7厘米、基部突然膨大呈钟状,蒴果卵球形长3-5厘米,最宽部2-2.5厘米,果皮厚1毫米左右壳质,结实多。

本种分布区:湖北西部的神农架南坡、宜昌地区和湖南西部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山地。大多为野生,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在四川野生可达2000米。沟谷最高达2400米,据记载云南东北西分布到2490-2990米。

台湾泡桐

糯米泡桐(广西)、铁泡桐(四川),P.kawakamii Ito。

台湾泡桐,树冠伞形。叶卵圆状或广卵状心形,成熟叶背面毛为直带关节的单毛,只有单个分叉的毛、星状毛和腺头毛混生,叶粘手。花序枝为广圆锥状,分枝稀疏、粗壮。聚伞花序无总梗。花萼深裂过半,不脱毛。花冠长3-5厘米,为本属最小者,蒴果卵球形,果小长2-2.5厘米,宽2厘米。果壳薄壳质,不足1毫米,结实多。种子长圆形,种翅褐色,包括种翅长2.5-3.5毫米,宽2.5毫米,也为该属最小的。本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各省,包括: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省区,鄂西南、川东南也有分布。大多生长在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多野生。本种从果的大小来看。显然存在大果和小果两个类型。

毛泡桐

籽桐(河南),P.tomentosa(Thunb.) Steud。

树冠伞形。叶广卵圆状心形,背面具长柄的树枝状毛,或粘质腺毛,上面具直立的单毛。花序枝广圆锥形,侧枝较细长,聚伞花序有总梗与花柄近等长。萼深裂过半,不脱毛。在紫色花冠内有紫线条或无,长5-6厘米。果卵圆形,果壳薄、壳质。一般结实很多。

毛泡桐是北方分布最广的种,在长江中下游以北至辽南、北京、太原、天水一线广大地区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地区多有引种,分布范围较广。鄂西北的汉水流域,陕南及豫西山地有野生,湖北神农架山区分布到海拔1800米处,四川的岷江流域也有记载。

毛泡桐在鄂西北山地还有一个类型,其特点是萼外密被黄色绒毛,花冠宽大,基部突然膨大,似川泡桐花,干形较通直。分布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地。

光泡桐

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ud. var. tsinlingensis (Pai) Gong Tong

光泡桐和毛泡桐的主要区别在于成熟叶片下面无毛或毛极稀疏,基部圆形至浅心脏形。 分布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北部,栽培或野生,海拔可达1700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