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海沙楼背后利益链

2018/06/1987 作者:佚名
导读: 房产开发商不用河砂用海砂,主要源于巨大的成本差异和获取便利性的差异。有开发商表示"深圳作为海滨城市,建房普遍使用海砂,是肯定的",淡水洗也很难操作,因为深圳作为沿海城市,这样对水资源的消耗非常大,极大增加了成本。理论上说,中国的河砂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地理区域不同河砂存量也有差异,并且河砂开采是有管制的,河床过度开采会引起塌陷,也会影响到植被生长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建设部曾发

房产开发商不用河砂用海砂,主要源于巨大的成本差异和获取便利性的差异。有开发商表示"深圳作为海滨城市,建房普遍使用海砂,是肯定的",淡水洗也很难操作,因为深圳作为沿海城市,这样对水资源的消耗非常大,极大增加了成本。理论上说,中国的河砂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地理区域不同河砂存量也有差异,并且河砂开采是有管制的,河床过度开采会引起塌陷,也会影响到植被生长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建设部曾发文禁止使用未经淡化处理的海砂,广东省建设厅随后要求全省禁用海砂,但海砂的违规使用,在广东一直屡禁不止。简单的行政命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用砂难题,因为目前沿海地区的淡水砂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建筑用砂的需求量又不断增加,根本矛盾是供求不平衡。

另外,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海砂流入建筑工地,也受到一些很难控制的因素所影响。涉事企业华润置地副总裁孔小凯3月15日向媒体回应称,海砂事件不是华润的问题,是材料供应商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隐患。海砂从制成混凝土再到建筑工地,其生产、流通链条并不由建筑商或地产商控制。深圳已强制推行使用商品混凝土多年,开发商、建筑商不能再自己生产混凝土,而必须由搅拌站将搅拌好的混凝土供应给各个项目和工地,使用海砂与否、海砂使用规范与否,问题应该是出在搅拌站环节。建筑公司和开发商只能在采购环节查看是否有合格证明,在材料进场之后进行监督抽查。大部分的建筑公司和开发商都只是检查产品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厂家资质。而这些商品混凝土厂都有政府颁发的生产资质。使用的混凝土只要有质量证明,从开发商的角度就是合法的。

而混入海砂的混凝土搅拌站一直在运作,被曝光的项目使用的商品混凝土都有合格证,则反映了监管环节的缺失。政府强制推广商品混凝土后,监管部门和检测部门掌握了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资质颁发和市场准入审批大权,而目前国家工程验收标准并未对混凝土中使用海砂氯离子含量进行强制检测。我国通过监理来对质量进行监管,实际上相关部门监管很弱,监理也基本是形式,而且监理很容易被边缘化;此外,海砂的监管复杂,开采和销售涉及到多个部门管理,监管难度很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