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的成功建设树立了工程师追求技术卓越与不断革新的典范。苏通大桥在国际上首创了静力限位与动力阻尼组合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及关键装置与设计方法,使得千米级斜拉桥在世界上首次得以实现;开发了内置式钢锚箱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和大型群桩基础结构及设计方法,已在苏通大桥等多座国际重大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际上首创了大型深水群桩基础施工控制技术;并且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千米级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目标、总体方法、过程与内容以及控制精度标准,基于几何控制法原理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建立了多构件三维无应力几何形态和设计制造安装全过程控制方法,应用该方法苏通大桥实现的控制精度高于国际同类标准,攻克了千米级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难题。以上这些技术的革新和应用有力地支撑了苏通大桥的建设,实现了千米级斜拉桥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世界斜拉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通大桥的建设成功克服了长江天险带来的气象条件差、水文条件复杂、基岩埋藏深、通航密度高等四项建设条件挑战,创造了1088m斜拉桥最大跨径、300.4m最高索塔、577m最长斜拉索和131根长117m、直径2.8m/2.5m最大群桩基础等四项世界第一,使人类建设斜拉桥的跨越能力首次突破了1000m大关。之前世界斜拉桥最大跨径纪录为主跨890m的日本多多罗大桥,苏通大桥的建成将世界斜拉桥的最大跨径记录提升了22%,大大提高了斜拉桥的竞争力,揭开了世界斜拉桥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苏通大桥在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咨询服务、招标采购方面坚持贯彻FIDIC理念,采用合同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模式,高效率地协调了数十家咨询、科研、承包商等机构的活动,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管理目标,注重实力建设,培养了大批工程咨询及管理人才。
作为全球首座超千米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在线形优美、技术领先和管理科学的同时,在环保、耐久和经济社会效益方面也保持了完美的平衡,对现代桥梁建设理念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苏通大桥采用主跨1088m的斜拉桥方案,相比过去在此种跨度领域必须采用的悬索桥方案,直接节约了工程投资约2亿美元,并且避免了巨大水中锚碇对长江河势以及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利影响,更切实的保证了长江航运安全以及长江口水体的安全环保。
苏通大桥建立了完善的实时在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监测对象分为两类:荷载监测和结构响应监测,荷载监测主要有环境参数(风、大气温湿度与桥梁内部温度)监测,结构响应监测主要有整体位移、支座位移、加速度、应力应变监测。全桥共设565个测点,597个传感器。运营4年多来的监测显示,大桥结构位移、应力水平均在设计和预计范围内,大桥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各方面状态良好,结构性能良好,完全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