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正脊装饰简介

2018/06/1996 作者:佚名
导读: 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中国传统建筑的正脊两端常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均有正脊,卷棚顶、攒尖顶、盔顶没有正脊,十字脊顶则为两条正脊垂直相交,盝顶则由四条正脊围成一个平面。汉朝以前,正脊平直,汉朝起正脊开始出现两端翘起,曲线,这种做法盛行于唐、宋,到了明、清时期,则多恢复直线。吻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

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中国传统建筑的正脊两端常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均有正脊,卷棚顶、攒尖顶、盔顶没有正脊,十字脊顶则为两条正脊垂直相交,盝顶则由四条正脊围成一个平面。

汉朝以前,正脊平直,汉朝起正脊开始出现两端翘起,曲线,这种做法盛行于唐、宋,到了明、清时期,则多恢复直线。

吻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种脊兽,通常指正吻,又称大吻、吞脊兽,位于房屋正脊两端,也可用于墙脊上。正吻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另外,吻兽还包括合角吻,位于围脊四角,由两个正吻组成,直角相接、单面向外。合角吻的作用在于保护角柱外皮,并起装饰作用。此外,合角吻的使用受到等级限制,只有使用正吻的屋顶才有合角吻,如果屋顶等级较低使用望兽,则转角处用合角兽,不使用合角吻。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渗漏。吻兽起初并非龙型,仅是由瓦当头堆砌而成的简单翘突,后逐渐形成动物形状,有凤凰、朱雀、孔雀等鸟形以及鱼龙形。有"避火"之用。晋代以后的文献中出现了"鸱尾"一词(传说是一种海中能灭火的神物),其外形类似于鱼尾,尾端朝上,曲向正脊的方向。至唐朝中叶和末期,"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下部是张口衔脊的兽头,上部则仍与鸱尾相似。到了宋朝以后,此种图案逐渐增多。金国出现龙形吻,龙头吞脊,龙尾向内卷曲,称"龙吻"。元朝时,尾部逐渐改为向外卷曲,背部出现剑柄。据《营造法式》记载,正脊两头还垂有五尺长的铁索,即"吻索"。明朝以后,龙吻逐渐盛行,改叫大吻,尾部完全向后卷起,身上有小龙。清朝龙吻已非常普遍,龙头怒目张口衔住正脊,背上插着一把宝剑,但形状逐渐程序化,清朝中叶之后,正吻和小龙都显得没有生气。明清年间,中国南方有些地方称大吻为鳞尾,和北方不同,其尾部透空,卷曲而不并拢,边缘还有很多花纹。

望兽是东亚传统建筑的一种屋脊饰件,位于房屋正脊的顶端。和吻兽朝内吞脊不同,望兽的兽头向外望去,故称望兽。

望兽的等级不如吻兽,常用于城墙上的城楼、铺房,例如北京鼓楼、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北京国子监正脊上均用望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