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红水河斜拉桥勘测设计

2018/06/19207 作者:佚名
导读: 民国27年(1938年)筹建湘桂线柳州-南宁段时,曾选定现斜拉桥位作为桥址。设计方案为主跨5孔60米钢桁梁,边跨6孔16米上承钣梁。两端线路土石方已完成,但桥未施工。建国后,1951年修建来镇段铁路时,改移线路,选用现上行线桥址修建了红水河I线桥。1975年铁道部批准柳州铁路局报送的湘桂铁路柳州-黎塘段改建双线设计任务书,以及1976年6月铁道部批复第二勘测设计院提报的湘桂线柳黎双线初步设计

民国27年(1938年)筹建湘桂线柳州-南宁段时,曾选定现斜拉桥位作为桥址。设计方案

为主跨5孔60米钢桁梁,边跨6孔16米上承钣梁。两端线路土石方已完成,但桥未施工。

建国后,1951年修建来镇段铁路时,改移线路,选用现上行线桥址修建了红水河I线桥。

1975年铁道部批准柳州铁路局报送的湘桂铁路柳州-黎塘段改建双线设计任务书,以及1976

年6月铁道部批复第二勘测设计院提报的湘桂线柳黎双线初步设计,均提出新建第二线红水

河大桥,大桥主跨拟采用64+80+64米连续栓焊梁方案。

1977年2月.铁道部根据国际新发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的新型结构,决定改变原铁

二院的栓焊梁方案,将红水河桥作为我国铁路斜拉桥的试点工程,跨越主河槽采用48+96+48

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方案。并指定柳州铁路局负责总体设计,其中3孔连续斜拉桥由

铁道科学研究院(简称铁科院)程庆国等负责设计、科研和实验工作。

全桥按单线设计,有碴桥面、直线、平坡,桥面宽7米,设计轨底标高87.1米,桥两端

边孔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主孔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斜拉桥,自北至南为2×

23.8+3×31.7+(48+96+48)+1×31.7+1×23.8米,共10孔、9墩、2台。采用T型桥台,圆端形

等截面实心墩。斜拉桥型为双塔竖琴型,由主梁、索塔、斜缆3部分组成。采用塔梁固结,

塔墩分离的结构形式。

主梁为单箱双室的3跨连续梁。梁高3.2米,边跨两端处局部加高至3.82米,箱宽4.8米。

主梁用24根直径5毫米钢丝束配筋,纵向预应力钢筋共430束。

索塔由两个竖向塔柱组成。塔柱下部由塔底箱形横梁与主梁连成整体。上部由两片燕尾

形横梁连成门式框架。塔柱基本为矩形断面,顺桥向长3米,横桥向宽1.2米,梁底至塔顶全

高29米,塔柱中心距6.1米,在距主梁顶面8.465、15.065、21.665米处,锚定3对斜缆索。

斜缆采用柔性缆索。每组缆索由6根钢绞线束组成,每根钢绞线束由10根7丝直径5毫米

钢绞线组成,钢丝极限强度为15000公斤/平方厘米。斜缆采用缠绕玻璃丝布涂刷环氧树脂形

成"五布六胶"的玻璃钢套进行防护。斜缆与主梁水平夹角为28°49',即斜坡为1:0.55,

通过带牛腿的箱形锚固横梁与主梁相连,牛腿悬出主梁两侧,长1.55米,宽1.3米,跟部截

面高2.38米。斜缆与主梁中线交点离塔位中线分别为18、30、42米。

支座采用建筑高度小、省钢的盆式橡胶支座。中跨6、7号墩最大反力为3277吨,用4个

承载力900吨的铰式固定或活动支座。边墩支点反力为636吨,用3个承载力为250吨的活动支

座。这种新型支座利用聚四氟乙烯板与不锈钢间低摩阻力活动,协调支座的位移,通过密闭

在钢盆内的橡胶传送垂直反力,以适应梁体的转动。

1978年11月,斜拉桥设计完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