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IP内核模块ip内核模块的特点及复用面临的问题

2018/06/1996 作者:佚名
导读: 理论上,ip 模块的出现可以减少研发成本,降低研发时间,可适度节省成本。不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芯片结构的复杂性增强,也有可能导致测试成本增加,及生产成品率下降。虽然,使用基于ip 模块的设计方法可以简化系统设计,缩短设计时间,但随着soc 复杂性的提高和设计周期的进一步缩短,也为ip 模块的重用带来了许多问题: (1) 要将ip 模块集成到soc 中,要求设计者完全理解复杂ip 模块的功能

理论上,ip 模块的出现可以减少研发成本,降低研发时间,可适度节省成本。不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芯片结构的复杂性增强,也有可能导致测试成本增加,及生产成品率下降。虽然,使用基于ip 模块的设计方法可以简化系统设计,缩短设计时间,但随着soc 复杂性的提高和设计周期的进一步缩短,也为ip 模块的重用带来了许多问题: (1) 要将ip 模块集成到soc 中,要求设计者完全理解复杂ip 模块的功能、接口和电气特性,如微处理器、存储器控制器、总线仲裁器等。 (2) 随着系统的复杂性的提高,要得到完全吻合的时序也越来越困难。即使每个ip 模块的布局是预先定义的,但把它们集成在一起仍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如噪声,这些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ip 模块的标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过去,各个芯片设计公司、ip 厂商和eda 公司以自己内部的规范作为设计标准,但随着soc 设计的中心向用户端的转移,ip 模块的广泛使用,以及越来越多eda 工具的出现,这些内部标准已经无法适应soc 设计的需要。 为了解决ip 模块的接口和通信协议问题,soc 的主要供应商开发了自己的soc 片上总线结构标准,如ibm 的core connect 和arm 的amba,这些总线结构通常与一个处理器体系结构相关联,如powerpc 或arm。对公共通信原理、公共设计格式以及设计质量测量和保证的统一方法的需求推动了soc 标准化的发展。所以,国际上出现了多个类似vsia 这样的soc标准化组织,vsia 于1996 年成立,目前有200 多个成员,其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系统级芯片业的目标和技术标准,通过规定开放标准,方便不同ip 模块的集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