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红花人工栽培

2018/06/1972 作者:佚名
导读: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脊薄。发芽最适温度25℃,幼苗能耐-5℃。南方秋播生育期200-250d,北方春播生育期120d。以选向阳、地热高燥、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花期忌涝。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可与蔬菜间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种可用音株混合选择法,选取生长健壮,高度适中,分枝低而多,花序多,管状花桔红色,无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脊薄。发芽最适温度25℃,幼苗能耐-5℃。南方秋播生育期200-250d,北方春播生育期120d。以选向阳、地热高燥、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花期忌涝。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可与蔬菜间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种可用音株混合选择法,选取生长健壮,高度适中,分枝低而多,花序多,管状花桔红色,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留种植株。北方以栽无刺红花为主,南方以栽有刺红花为主。近年生来新疆和西北地区引进油红花栽培。播种前般用52-54℃温水浸种10min,转入冷水中冷却后,取出晾干后播种。赤有用30%菲酯拌种进行种子消素或用退菌特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量的0.3%拌种后,施塑粒袋内闷1-2d,再行播种。播种期南方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初,北方春季3-4月,宜早不宜迟。穴播或条播。穴播按行析距40cm×25cm开穴,穴深6cm,每穴播种5-6颗。每1hm2用种量22.5-30kg。条播按行距40cm开条沟,沟深5-6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稍加镇压。每1hm2用种最30-45kg。约经15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一、中耕追肥:红花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同时培土,防止红花倒伏。红花第二次追肥在伸长期到分枝期,此期是红花需肥的敏感时期。据试验:此期氮素吸收量达总量的75%,磷和钾分别占65%和50%。当苗高30厘米、叶片数由15片增加到50片左右出现分枝时需肥量最多,应重施抽枝肥。如果这一阶段能保证肥料的充分供应,则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施肥要注意有机肥和化肥的混合施用,各种肥料要合理搭配,同时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一般每亩施人畜肥水2000~2500千克,混合过磷酸钙20~2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现蕾前,可根外追肥1~2次,所用肥料可以是0.2%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以用0.5千克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加水100千克溶解过滤后喷施。在伸长期或花蕾期施含有铜、钼、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微肥,可增加子粒的饱满度,提高千粒重。追肥可结合开沟培土进行。

据试验报道,蕾期喷施米醋,可使红花生长势好,叶色浓绿,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具体方法是将米醋稀释200~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二、灌溉:红花耐旱怕涝,掌握好灌溉技术是获得红花高产的关键因素。红花分枝期、始花期、终花期干旱时需浇水。

红花的浇水方式一般采用细流沟灌或隔行沟灌,这样既节约用水,又不会因积水导致病害的发生。大水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喷灌则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蔓延。

红花的浇水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红花在高温下浸湿2小时以上,就可能发生死亡。如在2~3日内有大雨,最好不要灌溉。在终花期,一般不再浇水。如果浇水过多,就会影响产量和含油量。

不同品种对水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一般早熟品种需水量较少,晚熟品种需水量较多。新疆、甘肃等地的品种抗涝能力较强,外引的油用品种抗涝能力较弱。因此,在灌溉时必须慎重。在纬度和温度都较高的地区,在红花莲座期及伸长阶段应尽量满足它对水分和肥料的需要,以利于红花的早期生长发育。

三、打顶:红花打顶可促进分枝,增加花蕾。当红花株高1米左右,分枝数达20枝时,应进行打顶。但打顶后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或碳酸氢铵30千克。

四、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减轻红花病害发生,提高红花产量。红花的前茬以马铃薯、大豆、玉米为好,小麦次之。红花较其他作物消耗地力少,可作为麦类作物的前茬。为减轻红花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水浇地,红花切忌连作。

化学除草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通经药。是药材的一种,所以红花田施用除草剂也要掌握一定规则,中国农药第一网总结如下8点:

1.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专一性和时间性,不可误用、乱用。

2.严格掌握限用剂量。除草剂使用应根据具体土质、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药品说明规定的剂量范围、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使用。

3.合理混用药剂。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药时间及喷药技术,并要考虑彼此间有无抵抗作用或其它副作用。

4.注意施药隔离和风向,雾滴不过细,以免飘移造成邻近农田受到药害,同时注意对下茬作物的影响。

5.掌握好施除草剂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操作要领,妥善保存好药剂,防止错用,并搞好喷雾器具的清洗,以免误用,使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6.注意环境条件对除草剂的影响,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7.灵活用药。药用植物基部药土法施药除草,要在无露水条件下进行,以免茎叶接触药液受害。

8.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药材的除草剂,多为借用蔬菜、果树等除草剂,因此,必须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指导下购买除草剂或实施除草作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

采收加工

四月春播,6至7月左右进入花期,生长周期3至4个月。南方栽植红花5~6月份开花,北方8~9月份开花,云南红花12月种植,次年3月采收。进入盛花期后,应及时采收红花。红花满身有刺,给花的采收工作带来麻烦,可穿厚的牛仔衣服进田间采收,也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此时的刺变软,有利于采收工作。

采回的红花,放阴凉处阴干,也可用文火焙干,温度控制在45℃以下,未干时不能堆放,以免发霉变质。

病虫害防治

1.锈病:为害叶片,以叶背面发生较多。防治方法是:采花后拾净残株病叶烧毁;喷97%的敌锈钠300~400倍液,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进行轮作,以防治土壤中的病原菌为害。

2.根腐病:由根腐病菌侵染,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生,尤其是幼苗期、开花期发病严重。发病后植株萎蔫,呈浅黄色,最后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掉,防止传染给周围植株,在病株穴中撒一些生石灰或快喃丹,杀死根际线虫,用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3.黑斑病:病原菌为半知菌,在4~5月发生,受害后叶片上呈椭圆形病斑,具同心轮纹。防治方法:清除病枝残叶,集中销毁;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病时可用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4.炭疽病:为红花生产后期的病害,主要为害枝茎、花蕾茎部和总苞。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用30%菲醌25克拌种5千克,拌后播种;用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要注意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抑制病原菌的传播。

5.钻心虫

对花序危害极大,一旦有虫钻进花序中,花朵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在现蕾期应用甲胺磷叶面喷雾2-3次,把钻心虫杀死。 在蚜虫发生期,可用乐果1000倍喷雾2~3次,可杀死蚜虫。

6.猝倒病

猝倒病是红花上重要病害,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红花产量和品质。主要危害幼苗的茎或茎基部,初生水渍状病斑,后病斑组织腐烂或缢缩,幼苗猝倒。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与其他根腐病共同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重病田实行统一育苗,无病新土育苗。加强苗床管理,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适时浇水,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

(2)药剂防治。

①采用营养钵育苗的,移栽时用15%绿亨l号450倍液灌穴。采用直播的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拌种双粉剂300g对细干土100kg制成药土撤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然后再覆土。

②出苗后发病的可喷洒72.2%普力克水剂40D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800-900倍液。

常用药剂 绿亨l号、甲基立枯磷、拌种双、普力克、甲霜灵锰锌、杀毒矾、克露、安克·锰锌

资源分布

红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和栽培,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新疆、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甘肃、云南。

主产于河南封丘、延津、虞城、西华、长垣,宁陵;四川平昌、简阳、遂宁、安岳、资阳、通江;新疆吉木萨尔、莎东、奇台、呼图壁、霍城、莫吉沙、蔬勒、察布查尔。另外,山东巨野、定陶、嘉祥;安徽亳州、无为;江苏南通、如臬、金坛;浙江慈溪、余姚;甘肃安西、金塔、敦煌;云南巍山、云县、弥渡亦有一定产量。以河南封丘、延津所产红花质佳,为地道产品。

市场前景

红花用途广,年需求大约140万公斤。常用于心脑血管和跌打损伤的配方和药物中。还可用于食品、化妆品、染料、牲畜饲料等。

采收储藏

5月下旬开花,5月底至6月中、下旬盛花期,分批采摘。选晴天,每日早晨6-8时, 待管状花充分展开呈金黄色时采摘,过迟则管状花发蔫并呈红黑色,收获困难,质量差,产量低。采回后阴干或用40-60℃低温烘干。红花容易生霉、变色、虫蛀。要注意贮存在干燥处,并注意温湿度的变化采取一些恰当的保管措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