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云南铜矿滇铜的生产

2018/06/19123 作者:佚名
导读: 滇铜的生产与铜政 铜系铸币材料﹐清廷极为重视﹐管理严格﹐称铜政。康熙二十一年(1682)﹐云贵总督蔡毓棠对滇矿实行招商开采﹐抽税20%﹐并定奖励办法﹐产品听民自售。一时各地商人来投资者甚多。四十四年﹐云贵总督贝和诺建议清廷实行"官买余铜"政策﹐即除20%铜课外﹐余铜由官府强制收购。另由官府发给"官本"﹐属预付货款性质﹐下月交铜时扣还﹔商民不借官本者﹐亦

滇铜的生产与铜政 铜系铸币材料﹐清廷极为重视﹐管理严格﹐称铜政。康熙二十一年(1682)﹐云贵总督蔡毓棠对滇矿实行招商开采﹐抽税20%﹐并定奖励办法﹐产品听民自售。一时各地商人来投资者甚多。四十四年﹐云贵总督贝和诺建议清廷实行"官买余铜"政策﹐即除20%铜课外﹐余铜由官府强制收购。另由官府发给"官本"﹐属预付货款性质﹐下月交铜时扣还﹔商民不借官本者﹐亦须运铜至官铜店交官收购。官收价每百斤银三至四两﹐不足市价一半。又派官驻厂监督生产﹐设役巡缉私铜。商民不堪苛扰﹐多逃往山区边地私采﹑私炼以至私铸。清廷因铸钱需铜﹐于雍正元年(1723)﹐令云南整顿铜政积弊﹐并令除税课及官府收买供本省铸币者外﹐余铜听民自卖。铜产由此转盛﹐雍正四年至十三年﹐年产铜由二百一十五万斤增至六百四十九万斤。

滇铜生产至乾隆朝前期达到全盛。乾隆三年(1738)突破一千万斤﹐其后最高年产量达一千三百万斤。京师铸钱局铸钱原料开始以滇铜为主﹐年供京局四百万斤﹐称"京铜"。以后年额续有增加。三十五年﹐户部厘定云南每年运京师铜连同加耗高达六百三十万斤左右﹐遂成定额。滇铜除供京铜和本省鼓铸外﹐各省也来滇采购﹐岁有定额。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