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柏科种属分布

2018/06/19156 作者:佚名
导读: 柏科约22 属,南北半球各产一半;种数次于松科(Pinaceae),近150种,分布几遍全球,部分种类为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林绿化树种。其中种类最多的为圆柏属(Sabina),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单种属近二分之一,它们是罗汉柏属 (Thujopsis产日本)、侧柏属 (Platycladus产中国与朝鲜)、福建柏属(Fokienia产中国)、小侧柏属(Microbiota产苏

柏科图片

柏科约22 属,南北半球各产一半;种数次于松科(Pinaceae),近150种,分布几遍全球,部分种类为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林绿化树种。其中种类最多的为圆柏属(Sabina),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单种属近二分之一,它们是罗汉柏属 (Thujopsis产日本)、侧柏属 (Platycladus产中国与朝鲜)、福建柏属(Fokienia产中国)、小侧柏属(Microbiota产苏联远东)、Arceuthos(产欧洲南部至西亚)、Tetraclinis(产地中海马耳他、西班牙与非洲西北部摩洛哥、阿尔及尔、突尼斯)、Fitzroyapilgerodendron (产智利)、Austrocedrus(产智利与阿根廷)、Octoclinis(产澳洲)、Neocallitropsis(产新喀里多尼亚)及Diselma(产塔斯马尼亚)。中国产8属约30种,分布几遍全国,其中福建柏为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单种属侧柏亦主产中国;另引入栽培1属15种。柏科植物早期的化石发现在缅甸、日本与埃及等地的侏罗纪地层之中,而较多的化石几乎都出现在北半球的第三纪沉积物中。现今分布于南半球的11个属除Callitris(在澳洲东部白垩纪与中新世)、Libocedrus (在新西兰中新世)、Widdringtonia(非洲南部第三纪)3属发现化石外,其他各属均未发现。

柏科植物是裸子植物中广泛分布于南北两半球的唯一的科,除刺柏属和圆柏属广布于北半球(北纬17°~70°,后者在非洲东部北纬14°至南纬12°亦有分布),柏木属分布于北美南部、亚洲东部、喜马拉雅山及小亚细亚外,其他各属均呈微域分布,为各地的特有属。分布于北半球的属除上述各属外,还有崖柏属(Thuja,约6种,分布于北美与东亚)、翠柏属(2种,1种产北美,1种产东亚)、扁柏属约 6种,分布于北美与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布于南半球的属除上述单种属外,尚有Libocedrus(约6种,分布于新西兰与新喀里多尼亚)、Papuacedrus (3 种,分布于新几内亚及摩鹿加岛)、Actinostrobus(2种,产澳洲东南部)、Callitris(约20 种,分布于澳洲、塔斯马尼亚与新喀里多尼亚) 与Widdringtonia (约5种,分布于非洲南部与东南部)。柏科植物在中国多零散分布,成林植物通常为圆柏属的某些种类和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台湾扁柏与福建柏。圆柏属植物通常喜光、耐寒、耐旱、抗风、耐碱性土壤,多形成高山针叶林向高寒灌丛或高草甸过渡性疏林,常分布于云杉、冷杉、落叶松林的上限地带或它们不能生长的恶劣地带,往往是这些树种的阳坡替代种。柏木分布于泰岭以南、五岭以北的广阔地区,有天然林,也有人工林,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石灰岩发育的钙质土。台湾扁柏喜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湿度较大的生态环境,在台湾中央山脉海拔1300~2800米的中山至亚高山形成纯林或混交林。福建柏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与酸性黄壤和红黄壤,分布于华东、华中至西南,多零星生长,在局部地区(如广西都庞岭东坡)有较大面积的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8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