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银木栽培技术

2018/06/19108 作者:佚名
导读:银木栽培方法 采种 选高大通直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于每年9-10月,人工辅助采摘收集,收回的种子堆沤3~7d,用手搓去果肉,再加水冲洗漂净杂质,置通风处阴干,切忌暴晒,其干粒重160~210g,发芽率60~90%,处理好的种子选择通风和遮阴条件比较好的露地,用砖块筑起越30cm高的砂床,用预先经过500倍KMnSO4溶液消毒的河砂与种子进行交替层积储藏,砂子湿度应严格掌握,以手抓挤捏不出水,放开手

银木栽培方法

采种

选高大通直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于每年9-10月,人工辅助采摘收集,收回的种子堆沤3~7d,用手搓去果肉,再加水冲洗漂净杂质,置通风处阴干,切忌暴晒,其干粒重160~210g,发芽率60~90%,处理好的种子选择通风和遮阴条件比较好的露地,用砖块筑起越30cm高的砂床,用预先经过500倍KMnSO4溶液消毒的河砂与种子进行交替层积储藏,砂子湿度应严格掌握,以手抓挤捏不出水,放开手后砂子又不散为度,最上面一层砂子厚度为5cm左右,然后用遮阳网覆盖,每隔10~15d检查1次,若发现砂层表面发白就得喷洒一下清水,遇到雨天就临时覆盖塑料薄膜,雨止时去掉薄膜。

播种

选择疏松肥活、通透性良好的壤土作为播种地。陕西、甘肃南部以春季3月中旬到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 秋季育苗易受冻害。以高床为宜,土壤整细压平。播种采用条播,行距25cm。播后覆土厚度为2~3cm 浇透水。播后苗床注意保墒,可覆稻草,出苗后即可揭去。这样出苗齐,出苗率可达90%以上。

移栽与栽植

经过人们反复试验,认为银木树苗一年生后最好进行移苗。切忌选用留床苗,因为选用种植留床苗尚无成功的例子,故应选择移栽培养数年的苗木。苗木移栽密度按0.5m×0.3m进行。移栽后可保持苗木合理密度,为起苗带护根土作准备,同时可促使侧根、须根发育,有利于银木的成活率。移栽次数越多,根系越发达,成活率越高。注意1年生香樟幼苗易受冻害,移时要剪掉晚秋梢,用稻草覆盖保墒。出圃苗以地径2~4cm为宜。苗木主干树皮应呈绿色若树干呈黑褐色,说明树苗老化,不宜栽植。去枝数量按移栽培养的年数而定。大体分为三层次: 移栽3~6年的剪去整体枝条数的1/2; 移栽7~10年的剪去3/5; 移栽11~14年的剪去4/5。修枝方法是对树体1/3以下侧枝全部剪除。2/3以上树体选留其侧枝方位分布均匀3~7个层次。

银木的栽植时机较为重要。陕南春季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以9月为宜;无锡则是在3月25日~4月10日为最佳时机,其次为梅雨季节,作为补植良机。

银木起苗时要带直径30cm左右的护根土,切勿使土团散失。起苗后可剪除枝叶,保留1~3片避免水份蒸腾 影响苗木成活。但注意不要去顶,否则树冠会形成多头。另外为适应跨省跨地的运输,应去掉一定数量的侧枝细条,以提高成活率。据观察,没摘叶的大苗栽植后,成活率仅达30%~50%。在剪枝时,剪口要紧贴主干,不留短节,不撕破树皮。

栽植坑穴深度、长度及宽都要达到50~60Cm。栽植深度以地面与香樟苗的根颈处相平为宜。栽植时,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联,回土不紧、不实会形成吊空。因此,当大苗入坑后要边填边踩实,直至土壤填至坑口饱满为止并做到坑土内紧表松。

不论是阴天或睛天种植银木,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 连续3~4即可。

银木育苗技术

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轻、中壤土。在翻耕时应施有机肥作基肥,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2月上旬至3月上旬春播,也可以在冬季随采随播。采用条播,条距30厘米,每亩播种量25公斤。经温藏的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摧芽处理,用温水间歇浸种摧芽,切忌高温浸种,以防烫伤种子。播后约20-30天发芽,而且发芽整齐。种子萌芽以后,应及时揭除覆盖物。当苗高5厘米时应进行间苗、定苗。选粗壮的苗,按7厘米左右株距定苗。定苗后施一次肥,以后在6、7、8月份各施肥一次。施肥以氮肥为主,先淡后浓。10月份苗木已进入生长期,应停止施氮肥。樟苗可当年出圃,也可以培育大苗出圃。1年生苗高50厘米,根径0.7厘米。产苗量每亩2万株左右。培育大苗的应经过移植,促使侧根生长,出圃时就带沿泥球,并适当剪去枝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银木病虫防治

樟叶蜂:幼虫取食樟叶当年抽的嫩梢,严重影响樟树的生长。此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1或2代,五月上旬和六月上旬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代幼虫期。可用90%的敌百虫或50%的马拉松乳剂的2000倍液喷杀。

樟巢螟: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叶卷成球状,包住项芽,致使新梢枯死。此幼虫一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2代幼虫尚未结成网巢时用上述药剂喷杀,此时效果最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