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薄型地暖与传统地暖比较

2018/06/19147 作者:佚名
导读: 经济性分析 常规地暖1、钢筋用量增加:常规地暖必须有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豆石混凝土的容重为2500kg/m3×0.06m:150kg/㎡。一个6层、10000平方米的混合结构住宅楼,全楼钢筋的含量为:384吨左右,其中楼板及圈梁含量为:200吨左右,按现在市场钢筋3400元/吨计算,则:楼板及圈梁的钢筋造价为:68万元左右。按节省11%计算(11%的计算方法详见"8

经济性分析

常规地暖

1、钢筋用量增加:常规地暖必须有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豆石混凝土的容重为2500kg/m3×0.06m:150kg/㎡。一个6层、10000平方米的混合结构住宅楼,全楼钢筋的含量为:384吨左右,其中楼板及圈梁含量为:200吨左右,按现在市场钢筋3400元/吨计算,则:楼板及圈梁的钢筋造价为:68万元左右。按节省11%计算(11%的计算方法详见"80地暖对建筑结构造价的影响"),则节省费用:7.48万元。5万平米则可节省37.4万元。反之,则需增加37.4万元,增加7.48元/㎡,加之人工费及其他费用共计增加10元/㎡。

2、混凝土费用增加:常规地暖又称湿法地暖,必须有50-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5万平米即增加6000吨混凝土,豆石混凝土按市场价260元/吨计算,则需增加豆石混凝土的造价156万元,增加31.2元/㎡(含混凝土膨胀剂、配合费、升降机费和垃圾清运费等)。

3、土方工程量增加:由于增加了整个建筑的荷载,土方工程量必然会有所增加,增加量约为5元/㎡。

4、降低了房屋净高:由于增加了20~30mm厚的EPS聚苯乙烯保温层及50~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室内净空降低70~90mm。若是一栋30层的高层建筑,这意味着开发商整整少建一层。

5、延长了施工周期:混凝土的终凝期为28天,无疑会增加开发商的养护费用并延长交房时间,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6、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由于常规地暖从进场到验收完毕所需时间往往受自己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如此会导致大量无为、无奈的费用增加;混凝土28d的养护周期,同样会增加开发商的不小投入。这些方面,恰恰是很多人所忽略的。

7、地暖的末端费用:常规地暖的综合造价因区域差异价格相差很大,在华北方集中供暖区域,不含热源设备,造价在110~220元/㎡左右;在其他非集中供暖区域,因建筑保温差异,末端造价会略有上升在220~280元/㎡左右。

薄型地暖

上述常规地暖的前六项费用,薄型地暖几乎没有,因需要增加保温、能量调节构件、二次分配器及模板,薄型地暖末端的造价基本比常规地暖稍高一些,在240~300/㎡左右;据使用5年的用户反馈,每月省使用费用较常规地暖60%左右,而且无需每年清洗;因此综合成本较常规地暖更省。

安全性分析

地暖是一种隐蔽性工程,几乎不可维修。如此,工程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06年开始北京市建委 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管材管件专委会就开始着手地暖安全性的课题研究。通过对北京地暖市场的全面调查发现,地暖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目前,建委已经通过了该课题的调查报告,很快会下发相关指导性、法规性的文件。

可见,地暖安全性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那么,地暖的安全性隐患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抓起呢?

1、施工图,如何保证图纸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建筑的南北朝向、装饰面层材质、热源方式和控制系统等因素。现今大部分的地暖施工图都是由尚不具备建筑设计资质的地暖公司完成的,如此导致地暖公司一方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非情非愿。另一方面,地暖公司不可能考虑全建筑各个专业的节点问题,图纸设计的质量必然会打折扣。

2、材料上,EPS保温板的容重和厚度的控制、挤塑板的抗压能力的保障、铝箔反射层的厚度是否能达到50μ等问题。

3、安装中,如何控制管间距的任意放大和管材弯曲曲率半径的过小;加热管与分水器连接处,规程要求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该把连接件再拧紧一次的要求如何做到,采用预制薄型地暖系统就可以完全杜绝。

4、混凝土,如何控制不用细石、焦渣甚至陶粒来取代豆石;如何保证添加膨胀剂以及回填厚度不低于最基本的5mm等。

5、成品保护方面,如何防止交叉施工,如何保证其他工序不会损坏已经回填完毕的地暖管材等。

6、维修方面,如何保证在不大面积破坏装饰面层的前提下维修;如何保证接头的长期安全性等。

应该看到,负责任的、专业的地暖公司对以上环节都有一整套的质量控制体系,工程质量是可以放心的。但是,这些专业公司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设计院、总包方,甚至自己的施工队伍完全按照地暖技术规程去执行。毕竟,环节太多,节点太多,人为因素太多。

这些人为因素导致的地暖工程各个环节里的不规范、不安全现象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干法薄型地暖板中,都可以有效地避免。

薄型地暖是工厂化预制式生产,出厂前的产品已经进行了检测。到现场后只需与热源连接即可。地暖板铺好的同时即可当即铺设木地板等面层材料;没有交叉施工,没有施工现场的人为因素,确保工程质量,确保管材50年的使用寿命(加热管三面与保温板软接触,受热或承压后的伸缩性能更好。当加热管因水温变化出现热胀冷缩时,镶嵌在它上面的聚苯保温板也会随之扩张或缩小以有效保护加热管。同时,铺设在加热管上并与保温板粘合为一体的金属铝片能有效避免水泥砂浆与加热管的接触,彻底杜绝加热管表面划伤,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可见,薄型地暖现场人为因素较少,安全性较高。

节约性分析

地暖比暖气片和空调采暖节能,这已经成为共识。

薄型地暖又比常规地暖节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水 薄型地暖的管径细,流速快,在达到同样室温的前提下,其用水量仅仅是常规地暖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升温快,耗能少。

计算步骤:圆的截面积公式:∏R2

常规地暖:De20 壁厚2 mm内径16mm R=8mm 即3.14*0.064=0.20 每平方米用管量为5.5m

则:De20管材每平方米的通水量为0.20*5.5=1.10m³。

薄型地暖:De10 壁厚1.5mm 内径7mm R=3.5mm 即3.14*0.012.25=0.038㎡ 每平方米用管量为20m

则:De10管材每平方米的通水量为0.038*20=0.76m³

二者之比:(1.1-0.76)/1.1=0.309 即30.9% 约等于30%.

2、节电(气等能源 ) 薄型地暖的热损失小,仅为12~16%,常规地暖的热损失为25~28%,这主要是因为薄型地暖的保温板的导热系数0.034,保温效果要优于保温板导热系数为0.048的常规地暖。也就是说,薄型地暖室内有效散热量高一些。

数据来源,请参见JGJ142-2004 第29页"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薄型地暖的空调所和清华大学的热指标检测报告可来电垂询。

3、节省运行费用 薄型地暖在加热管上方铺有一层金属导热铝板,能很好地起到快速吸热、导热、匀热和散热的作用,使得加热管中的热量能快速传递到装饰面层,并在30分钟左右使室温升至18度以上。而常规地暖从开始升温到达到采暖室温要求通常需要4~6个小时,自然所消耗的燃气量就要多一些,运行费用也就高一些。薄型地暖升温快的特点尤其适合南方采暖市场人们的居住生活习惯。

4、节材 常规地暖必须有60mm厚的混凝土回填层,豆石混凝土的容重为2500kg/m3×0.06m:150kg/㎡,薄型地暖为干法铺装,无需混凝土回填,仅重1kg/㎡。无需对建筑进行特别加固、加高,对房屋结构基本无影响,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豆石、混凝土养护期间的用水、管材生产用的进口原料等等)。

5、节省劳动力 薄型地暖由于是工厂预制化生产,标准化施工,减少返工的可能性及误伤,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

6、降低热损失 由于薄型地暖所需供水温度低(35度左右),在热媒输送过程中,管道内的供水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小,热损失也就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