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台湾苏铁栽培方法

2018/06/19104 作者:佚名
导读: 繁殖方法 播种台湾苏铁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cm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 3×5cm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

繁殖方法

播种

台湾苏铁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cm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 3×5cm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分株繁殖

台湾苏铁分株时间: 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

分株方法: 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装盆消毒: 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后的管理

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 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日常管理

光照管理

喜欢半荫环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给予充足的阳光,但在夏季要遮荫 50% 以上。

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湿度管理

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 70 ~ 80%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 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 10 ℃以下停止生长,在霜冻出现时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

1 、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 、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 50% ;

3 、给它适当喷雾,每天 2 ~ 3 次。

在冬季:

1 、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光照管理

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

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 =3 :1 ;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 =4:1 :1 : 2 ;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

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

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