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台湾桂竹主要价值

2018/06/19153 作者:佚名
导读: 竹材坚韧密致,供建筑、造纸、竹椅、竹帘、伞骨、笛等用;笋食用。本种在台湾省林业上是很重要的竹种。 本种与刚竹相似,但本种分枝以下秆环明显或秆环与箨环同高,箨舌紫色,先端纤毛为紫红色。笋期5月上旬。竹材坚韧而致密,供建筑、造纸、投影作竹椅、竹帘、伞骨、笛等用。笋可食。竹材坚韧密致,供建筑、造纸、竹椅、竹帘、伞骨、笛等用;笋食用。本种在台湾省林业上是很重要的竹种。 台湾桂竹又名篓竹、棉竹属禾本科

竹材坚韧密致,供建筑、造纸、竹椅、竹帘、伞骨、笛等用;笋食用。本种在台湾省林业上是很重要的竹种。

本种与刚竹相似,但本种分枝以下秆环明显或秆环与箨环同高,箨舌紫色,先端纤毛为紫红色。笋期5月上旬。竹材坚韧而致密,供建筑、造纸、投影作竹椅、竹帘、伞骨、笛等用。笋可食。

竹材坚韧密致,供建筑、造纸、竹椅、竹帘、伞骨、笛等用;笋食用。本种在台湾省林业上是很重要的竹种。 台湾桂竹又名篓竹、棉竹属禾本科刚竹属。其笋味鲜美,可鲜食或加工成笋干及各种调味笋;竹材坚韧,杆壁较薄,蔑性好,是竹编工艺优质原料,制香心点燃为白色,为优质的香心材料,也可为撑杆、晒衣杆、趴架等内部材料。台湾桂竹分布于台湾、福建。适应生长在海拔800m以下的土层较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

一、竹林营造技术

1、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以下的土层较深厚,水分较充足、质地疏松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

2、整地与挖穴:可采取全面整地,第一、二年间种豆科作物。造林密度:55株/亩,长宽3×4m,穴规格80×50×40cm挖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放,造林前1个月挖好,并施基肥,应以农家肥(25公斤/穴)+过钙(0.5公斤/穴)与表土拌匀。

3、母竹准备:选择生长好、健康的、直径3-4cm的1年生母竹。来鞭20 cm去鞭40cm,挖时一刀切断,切口要平;杆留3-4盘枝切断。

4、造林季节:2-3月,阴天或小雨天造林。

5、造林方法:主要移母竹造林,母竹挖掘后及时种植,运输时注意杆柄与连接处不要扭断,覆土比原穴高10cm,并要踩实,培上松土,盖草保湿。

二、幼林抚育管理

1、保护母竹及幼林。

2、第1、2年间种豆科作物,以耕代抚,6月、9月在母竹周围松土,并施肥,每次每亩施尿素4-5公斤。

3、第3年新竹渐多,不间种,抚育3次,分别在4、6、9月,每次锄草松土,并施肥,每次每亩施尿素5公斤。

三、丰产林培育

1、竹林结构

组成:以纯林为好,台湾桂竹比毛竹更喜光,密度过大,出笋会大减。立竹量:330株/亩。

龄级结构:1、2、3年生各占1/3,4年生竹即砍伐。

整齐度:平均直径6-8cm,80%在平均直径范内,并分布均匀。

叶面积指数:4-5

竹鞭结构:90%为1-4龄竹鞭,网络要疏松。

2、培育及管理技术

留笋育竹:每年均匀留笋育竹,每年每亩留110株符合规格的笋养竹。

挖笋:除留养对象其它的均可挖去,尤其是前期笋及末期笋。挖时应注意不伤竹鞭,且覆土。

抚育:每年浅翻1次,时间为8-10月,深度10厘米;锄草松土2次,时间4、6月,松土深3-5厘米;每年结合抚育施3次肥,施肥量每次碳氨15-20公斤,另外3-5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施肥后一定要覆土。

采伐:采伐年龄定为4年生,要齐地采伐,伐后竹蔸劈破以促进竹蔸早腐烂。

立体种养:林地可种牧草(宽叶雀俾、黑麦草笋)养山羊,但出笋及幼竹生长季节不得放牧。林地也可间种药材或培养竹荪。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