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c-ecap指标相关知识

2018/06/1975 作者:佚名
导读: 车内空气污染指汽车内部由于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气质量差的情况。车内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车体本身、装饰用材等,其中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质污染后果最为严重。2012年9月,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长安、奇瑞、上海通用、华晨等企业榜上有名,而致癌源自车内空气质量含致癌物。 污染来源 新车本身我国家庭汽车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

车内空气污染指汽车内部由于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气质量差的情况。车内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车体本身、装饰用材等,其中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质污染后果最为严重。2012年9月,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长安、奇瑞、上海通用、华晨等企业榜上有名,而致癌源自车内空气质量含致癌物。

污染来源

新车本身

我国家庭汽车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如果不按照严格环保要求,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所以,控制车内污染应该从生产厂家入手,对进入车内的每一种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气味控制。

皮革制品

甲醛可应用皮革制造的各个阶段,但皮革中大多数甲醛产生于鞣制和复鞣中。

胶黏剂

汽车内饰会使用多种溶剂型胶黏剂,如:壁纸胶黏剂、地毯胶黏剂、密封胶黏剂、塑料胶黏剂等。胶黏剂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

车内装饰

大多数消费者买车以后都要进行车内装饰,有的车开了一段时间也要重新进行装饰,还有的经销商也以买车送装饰为优惠条件,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胶粘剂进入到车内,这些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 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然会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让人不知不觉中毒,渐渐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候会出现皮炎、哮喘、免疫力低下,甚至是白细胞减少!

车用空调蒸发器

若车用空调蒸发器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就会在其内部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甚至缺氧。同时,由于汽车空间窄小,新车密封性比较好,空气流通不畅,车内空气量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车内乘客间的交叉污染严重,汽车内有害气体超标比房屋室内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人就会出现头 痛、头晕等不适感。

车内吸烟

如果司机或乘客吸烟,不仅会大大增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尘埃之类的空气污染物水平,它所散发出的气味也可能会长期停留在车厢内。

有害物质

甲醛

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眼刺痛、头痛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症状。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等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

苯易挥发,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

甲苯

甲苯与苯相似,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甲苯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恶心、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二甲苯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二甲苯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物质中和油漆、涂料添加剂以及胶粘剂、防水材料中。

TVOC

TVOC是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功能,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

中国政策

国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标准,只有2012年3月正式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和对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身挥发特性的分析,确定了8种主要被控制物质,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

不过,《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是一个行业技术标准,并非强制性法规。并且相对于欧美标准来说过低,采用了室内空气标准的上限水平。根据德国制订的车内环境标准,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毫克/立方米,我国标准是不能超过0.1毫克/立方米。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副司长许新建曾表示:要使评价结果与消费者切身感受相一致,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车内空气质量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应该是判定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无论从社会责任上讲,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上讲,汽车制造厂商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努力提高生产标准、改良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质,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国内不少业界人士呼吁出台强制性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多次建议,应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

据了解,2016年《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即将成为强标。

噪音分类

发动机噪音

发动机噪音

车辆发动机是噪音的一个来源,它的噪音产生是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不同而不同(主要通过:前叶子板、引擎盖、挡火墙、排气管产生和传递)。

路噪

路噪

路噪是车辆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切入形成噪音及行驶带动底盘震动产生的,还有路上沙石冲击车底盘也会产生噪音,这是路噪的主要来源(主要通过:四车门、后备箱、前叶子板、前轮弧产生和传递)。

胎噪

胎噪

胎噪是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磨擦所产生的,视路况车况来决定胎噪大小,路况越差胎噪越大,另外柏油路面与混泥土路面所产生的胎躁有很大区别(主要通过:四车门、后备箱、前叶子板、前轮弧产生和传递)。

风噪

风噪

风噪是指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迎面而来的风的压力已超过车门的密封阻力进入车内而产生的,行驶速度越快,风噪越大(主要通过:四门密封间隙、包括整体薄钢板产生和传递)。

共鸣噪和其他

共鸣噪和其他

车体本身就像是一个箱体,而声音本身就有折射和重叠的性质,当声音传入车内时,如没有吸音和隔音材料来吸收和阻隔,噪音就会不断折射和重叠,形成的共鸣声(主要通过:噪音进入车内,叠加、反射产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