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铜管优点

2018/06/19258 作者:佚名
导读:铜管质地坚硬,不易腐蚀,且耐高温、耐高压,可在多种环境中使 用。与此相比,许多其他管材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过去住宅中多用的镀锌钢管,极易锈蚀,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自来水发黄、水流变小等问题。还有些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迅速降低,用于热水管时会产生不安全隐患,而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热水系统的温度对铜管微不足道。 考古学家在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的铜水管,至今还能使用。 铜管铜管经久

铜管质地坚硬,不易腐蚀,且耐高温、耐高压,可在多种环境中使铜管 用。与此相比,许多其他管材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过去住宅中多用的镀锌钢管,极易锈蚀,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自来水发黄、水流变小等问题。还有些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迅速降低,用于热水管时会产生不安全隐患,而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热水系统的温度对铜管微不足道。 考古学家在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的铜水管,至今还能使用。

铜管铜管经久耐用

铜的化学性能稳定,将耐寒、耐热、耐压、耐腐蚀和耐火(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等特性集于一身,可在不同的环境中长期使用。铜管的使用寿命可以与建筑物寿命一样长,甚至更长,例如北京协和医院上世纪20年代安装的铜水暖件历经70余年,至今依然性能良好。由此可见,铜管是经百年以上时间和实践经验充分检验过的管材。

铜管铜管安全可靠

铜管集金属管材与非金属管材的优点于一身。它比塑料管材坚硬,具有一般金属的高强度(冷拔铜管的强度与相同壁厚的钢管相当);它又比一般金属易弯曲,韧性好且延展性高,具有优良的抗振、抗冲击及抗冻胀性能。

铜管可以承受极冷和极热的温度,从-196度到250度适用范围大,且适应温度剧烈变化(—高温—低温—高温—),使用性能不会因长期使用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而降低,不会产生老化现象。这是普通管材所不能及的。

铜管的线形膨胀系数很小,是塑料管的1/10,可抗疲劳。在温度变化时不会产生过度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应力疲劳破裂。

这些特点使得铜管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极具优势。严寒地区早晚温差大,普通管材的线形膨胀系数大且强度低,极易产生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疲劳破裂。有的号称-20度不脆,但其实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并且使用寿命很短,不具备实际意义,虽然可以采用保温措施,但在运输、保管及安装过程遭遇低温是难以避免的,而铜管的性能在-183度与常温时是相同的。

铜管铜管卫生健康

铜管则没有塑料管的各种改性剂、助剂、添加剂等化学成分。

生物学研究表明:供水中的大肠杆菌在铜管道内不能再继续繁殖;99%以上的水中细菌在进入铜管道5个小时后被彻底杀灭。

铜管组织结构极其致密,具有不可渗透性。无论是油脂、细菌、病毒、氧气和紫外线等有害物质都不能穿过它而污染水质。

此外,铜管不含化学添加成分,不会燃烧释放有毒的气体使人窒息。铜的再生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材。

铜管铜管连接牢固度强

市场上的管材多种多样,接口配件却以铜质居多,即使有些管材部分可以不使用铜质配件,它在与水龙头接口的地方还是要有一个铜配件。但铜管配件若与其他管材相连,由于管道与配件的材质不同,热胀冷缩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差别很大,连接的牢固度自然要受到额外的挑战。因此,铜管与铜质配件连接,牢固度将得到很大的增强。

铜管有益健康

铜水管有益健康,铜水管节水防污又杀菌。选择或装修房屋时,很少有人过问房屋的供水管道。其实供水管道的材质会大大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

我国住宅中过去常用镀锌钢管供水,不仅对在水中易滋生的大肠杆菌、肺炎病菌等无能为力,也由于其自身易受大气、土壤和水的腐蚀,还会对居民用水造成了二次污染。 而铜水管具有强大的杀菌消毒能力。一项生物学调查表明,供水中的大肠杆菌在铜管道内不再继续繁殖;99%以上的水铜管 中细菌进入铜管道5个小时后便自行消失。这种生物学性能就在于铜管道中有微量的铜离子溶解于水中,而铜离子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例如,在水中放很少量的铜就能够消灭水中繁殖的蝓、螺、蜗牛等软件动物。

此外。随着铜管中分离出微量铜离子,含有铜离子的水能补充人体对铜元素的需求。铜是人体健康不能缺少的金属元素之一。最新研究还显示,配餐营养结构中如果铜含量小于1毫克/日,对成人是不适宜的。人们已经知道,蔬菜、水果、粮食、海产品等都可以补充人体的铜元素,但专家们提醒,饮水也是摄入铜的一个途径,因为饮水几乎为人每天必须的行为。但在多数地区,饮水中的铜含量并不足以提供人体日常所需的铜摄入量,而使用铜管至少能把这种不足程度减到最小。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发明了一些含铜药剂,以补充人体铜元素。但与其药补,不如切切实实关注身边触手可及的效果。健康生活还需从源头抓起,铜水管将默默“建筑”你强健的体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