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精神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关于生态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做好秋季造林绿化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转型发展"三件大事"总要求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部署,坚持增绿致富双赢、精准扶贫到户、专群结合、造林管护并重、林牧二业并举、领导干部带头"六个原则",认真实施造林绿化,积极发展经济林产业,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创新营林机制,激活社会造林活力。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建设质量,努力在造林绿化工作中走出一条统筹生态民生、协调增绿增收的生态建设之路。
二、目标任务
完成营造林57.3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46万亩(其中标准化栽植示范基地20万亩,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20万亩,品种改良6万亩),育苗8万亩。
完成县城城周可视山体绿化5.3万亩。
完成沙棘基地建设2亩,油用牡丹基地建设2万亩。
完成"亲情林"0.65万亩。
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地类地块调查摸底工作。
三、工作重点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要围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发展思路和生态建设推动脱贫攻坚的新要求,秋季造林绿化工作坚持实施大工程带动、重点区域突破、特色产业助力和生态建设脱贫的发展战略,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全面完成营造林任务。
全市2016年下达营造林任务57.3万亩。截至8月底统计完成45.97万亩,占总任务的80.18%。各县(市、区)要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突出近人、近路、近村、近山、近景区域,集中连片,规划实施各项重点工程,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努力使各实施区域率先取得效益。要认真安排,具体部署,扎实推进,确保全年营造林任务完成。
要同步推进沙棘、油用牡丹、构树和其它特色经济林产业。在坡耕地、弃耕地、荒山荒坡和冷凉地区,选择优质品种,因地制宜发展沙棘、油用牡丹、构树以及连翘、单季槐、皂荚等特色经济林。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项目,在方山、岚县、交口、交城、文水、离石、汾阳等县(区)冷凉区发展沙棘,建设优良沙棘栽培基地,力争今秋发展2万亩;在交城县、孝义市、离石区和石楼县发展油用牡丹,力争今秋发展2万亩;在其它适生区域引进推广构树、单季槐、皂荚和连翘等树种,逐步建设多类型的特色经济林基地。
(二)认真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
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脱贫攻坚三大行动之一,是干果经济林分布区域贫困农民稳定脱贫的重要措施。全市下达综合管理任务20万亩,品种改良6万亩。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搞好"回头看",对任务下达、工作开展、措施到位、资金管理等工作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按照管理流程继续适时抓好季节性管理活动,做到适时、适法、适度,不误季节,不误良法。要同步搞好农民技术员培训,采取多种办法,逐步提高干果经济林种植户的管理能力。要引导县、乡、村、户多途径参与干果经济林综合管理,统筹推进大众化参与,努力提高全市干果经济林管理水平和效益。要继续抓好以兴县、临县、石楼县为重点的20万亩核桃标准化栽植示范基地建设,统筹各项目资金,多元筹资、县财政兜底保障,千方百计完成栽植任务。
(三)扎实推进城周可视山体绿化。
搞好县城周边可视山体绿化,将对改善城区周边生态环境,提升城区绿化指数,提升城区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县城周边可视山体绿化工程涉及全市10县(区),绿化面积5.3万亩。各县(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以绿化为基础,凸显生态功能;以树种为关键,提升景观功能;以混交为手段,增强康养功能;以设施为辅助,完善休闲功能,把城周山体建设成为集生态健身、森林康养、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式、大众化活动基地。要使用2米以上针叶树苗、胸径4公分以上阔叶树苗木和六头以上花灌木树种,实行大苗栽植;要实行乔灌混交、针阔搭配,增荫增彩,亩密度110株,力求当年栽植,当年见景。今秋完成绿化总工程量的30%以上。
(四)积极探索启动"亲情林"建设。
各县(市、区)今秋要在城区周边划出500亩栽植基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整地和路网配套,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动员家庭、企业、个人认购、栽植"家庭亲情林"、"企业生机林"、"社会和谐林"等,让种树成为吕梁人的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情怀。市、县两级四大班子领导要带头认购、栽植一片"亲情林"。教育、工青妇、工商联等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广泛动员工农商学兵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林业部门要通过改革的办法,设置专门机构,建立植树热线、营林造林服务超市等平台,为家庭栽植"亲情林"提供服务。
(五)做好退耕还林调查摸底和地块落实工作。
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地类地块调查落实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电〔2016〕36号)精神,搞好五个地类的调查摸底工作。10月底前,要将所有地类落实到小班、地块、农户,并上图、登记造册,特别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是调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地类。同时要做好提前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的编制及地块的落实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造林绿化事关生态改善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领导,一把手主抓,层层分解责任,压实县、乡、村各级各部门任务和责任。要将目标、任务、责任、资金细化到乡、村、户、地块,认真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统筹推进生态扶贫。各县(市、区)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迅速进行安排部署,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措施。
(二)创新机制,激活动力。创新投入机制,各县(市、区)和相关单位要按照财政主导、项目支持、金融扶持、社会融资等模式,多元筹集资金,确保各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市级财政对市级工程予以主体投入,重点区域予以适当补助,其它工程以县级投入为主。创新营林机制,实行群专结合的营林方式。鼓励专业队吸纳贫困劳力参与造林,在保证营林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扶贫攻坚专业合作社参与造林比例。要推广购买式造林,最大程度激活社会力量参与造林。创新管护机制,系统落实新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成林地的管护责任,做到林木生长期内全过程管护,确保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发展模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互补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激发农民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各县(市、区)要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各项工程建设按照日跟踪小结、周巡查通报的办法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程建设结束后,市政府将组成检查组对任务完成情况和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作为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年终责任制考核林业工作的重要依据。任务完成和工程建设质量好的表彰奖励,差的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