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陶管简介

2018/06/19108 作者:佚名
导读: táoguǎnearthenware pipe;stoneware pipe坯体化学成分SiO255%~60%,Al2O3 25%~30%,Fe2O3 1.5%~2.0%,MgO0.5%~1.5%,CaO 0.3%~1.0%。耐内压0.3~0.4MPa,吸水率6%~9%,耐酸度94%~98%。作农用排水灌溉管道,排除废水的管子等,其耐压为使用内压0.5~0.8MPa的两倍以上。一般采用挤管成

táoguǎn

earthenware pipe;stoneware pipe

坯体化学成分SiO255%~60%,Al2O3 25%~30%,Fe2O3 1.5%~2.0%,MgO0.5%~1.5%,CaO 0.3%~1.0%。耐内压0.3~0.4MPa,吸水率6%~9%,耐酸度94%~98%。

作农用排水灌溉管道,排除废水的管子等,其耐压为使用内压0.5~0.8MPa的两倍以上。

一般采用挤管成形,施以土釉或烧成时施以盐釉。

陶管的发展历史

陶管是山东建筑陶瓷中生产历史最悠久的产品之一,西周时期即开始生产建筑用泥质灰陶管。1916年,日本人渡部逸次郎在博山开办的日华窑业工厂和日商经营的三益公司,开始生产现代建筑用陶。所用原料取自博山地区,主要有焦宝石、黄土、青土、药土。产品内外施釉,倒焰窑烧成。釉面呈棕色,不渗水,具有耐酸碱性能。规格长1米,内径分6、8、10、12、14、18寸等6种。1918年,日华窑业株式会社吞并日华窑业工厂和三益公司后继续生产,除生产直管外,还增产异形管。主要供应青岛、济南等地日本建筑部门和矿山工厂,用作上下水道、烟筒、埋设电缆和排放瓦斯。20年代初,日华窑业株式会社倒闭,制作技术传至博山五龙一带窑厂。新中国成立前,生产时断时续,只烧制民用小口径直管。

新中国成立后,陶管生产发展迅速。1949年产量957吨,1952年增至6579吨。产地大多集中在博山五龙和北岭地区。产品主要规格为长1米、直径12、15、20、30厘米不等和长7.5米、直径50厘米的直管。主销济南、青岛、潍坊、徐州、西安等地。1953年以后,淄川渭头河、博山山头及枣庄、济宁地区不少厂家也开始生产。1956年8月,博山鼎丰窑厂试验成功第一台压管机,促进了制管生产的机械化。到50年代末,全省普通陶管总产量达到8500吨,其中博山地区占80%。鼎丰窑厂年产量6500吨,为国内最大的陶管生产厂家。1962年,该厂生产的"鱼"牌陶管开始出口,畅销科威特、新加坡、坦桑尼亚等30多个国家,并被外贸部门定为出口免检产品。1972年,最高年出口量达到49万条。此后,该厂专产化工用耐酸管,普通陶管改由乡镇企业生产。

陶管的用途

用于城市污水管道的现代化陶管及接口的性能陶管是最古老的用于下水管道工程的材料之一。欧洲、美国和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仍然大量使用陶管在城市污水排放管道上。而且只要是由专业队伍铺设,它将很容易地有一百年的工作寿命。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陶管生产技术取得不断的发展,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用于民房、工业和农田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陶质管道,有施釉和不施釉两种,采用承插方式连接。陶管具有较高的耐酸碱性,管内表面有光滑釉层,不会附生藻类而阻碍液体流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