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东深供水工程东江水污染

2018/06/19114 作者:佚名
导读: 东江水污染问题长期困扰香港人。2004年,当密封管道落成一年后,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3月18日至19日,分别在密封水管的入口地带抽取32个样本,在源头水样本中,大肠杆菌超标3,200倍、部分样本发现重金属如水银等,「污染程度犹如粪水」,该化验由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受委托进行。其中,位于东江水起点的太园抽水站,每100毫升水中含有120万至320万颗大肠杆菌,最高超标达3,200倍。即使在密封管道

东江水污染问题长期困扰香港人。2004年,当密封管道落成一年后,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3月18日至19日,分别在密封水管的入口地带抽取32个样本,在源头水样本中,大肠杆菌超标3,200倍、部分样本发现重金属如水银等,「污染程度犹如粪水」,该化验由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受委托进行。

其中,位于东江水起点的太园抽水站,每100毫升水中含有120万至320万颗大肠杆菌,最高超标达3,200倍。即使在密封管道直接抽出的样本,大肠杆菌亦达9.1万至93万不等,而氨氮最高含量亦达每升5.25毫克,超标近10倍。在小部分样本中,零星发现含量超标的重金属,当中包括铅、水银,其中一个在密封管道抽取的样本,发现每公升含0.014微克的水银,超标280倍,但其余样本再无此发现。

不过,水务署强烈反驳该份报告,重申本港食水可安全饮用,并质疑该环保团体抽水位置。发言人指:「我们根本不用反驳,我们有数字!」根据水务署化验报告,自密封水管去年6月启用后,他们在7月起至今年3月,在位于香港边境的木湖抽水站抽样,发现大肠杆菌每升水含量,大跌31.7%;氨氮含量更急跌84.6%,反映本港水质显著改善。

港府与绿色和平数字为何出现严重分歧,有学者相信,有可能与近期「枯水期」有关。香港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吴祖南表示,冬天水落石出,东江水已大为枯干,令污染物较全年平均数为高,但他认为,即使只在个别月份水质特别差,亦会对市民构成影响,港府宜每月公布水质报告。绿色和平总干事廖洪涛忧虑,即使水质只属季节性恶化,但是港府为清理食水,将要采用更多化学物料进行消毒,市民最终一样会喝进肚里。他批评,自密封管道启用后,邻近东江、受严重污染的石马河,水量急降,每遇潮水涨退,更可倒流至东江中游,污染东江源头。去年广东水利厅亦承认石马河污染极严重,计划整顿污染。

2006年,港府再次重申密封管道启用后,输港东江水水质在各方面都有显著改善。港府与广东省政府设立紧急通报机制,透过电话及传真就可能影响东江水水质的重大事故尽早通知对方,以便实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和相应行动,确保供水安全。水务署亦已制定一系列的应变措施,以应付东江水水质变差的情况,主要措施包括:

在木湖抽水站若发现现在接收的东江水水质变差,便立即提升各项监控水质的措施。

如有需要,会在木湖抽水站排放所有接收的东江水。

与粤方保持联络,减少或暂停东江水输港,并向粤方索取水质变差的详细资料以便制定下一步的应变行动。

将供应本港各滤水厂的原水改由本地水源供给。现行协议包括1989年供水协议和1998年贷款协议。

2006年以来,东江中上游在大力发展种尾叶桉,大量原生态森林被毁,连根铲除,大种尾叶桉,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变成单一桉树,生态破坏严重。若情况继续,东江水源很可能遭遇断流危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