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注水开采具体方法

2018/06/1987 作者:佚名
导读: 注水的含义 注水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了采用人工注水开发油田的方法,多在油藏天然能量枯竭后注水,使油藏恢复压力,提高产量和采收率,称为二次采油法;把前期依靠油藏天然能量开采阶段称为一次采油。由于注水方法的推广应用,油田注水时间提前了。苏联在40年代末开发乌拉尔新油区时在油田开发的初期即大规模注水,称保持压力注水。此法在5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中国于50年代在玉门老君庙油田首先采用

注水的含义

注水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了采用人工注水开发油田的方法,多在油藏天然能量枯竭后注水,使油藏恢复压力,提高产量和采收率,称为二次采油法;把前期依靠油藏天然能量开采阶段称为一次采油。由于注水方法的推广应用,油田注水时间提前了。苏联在40年代末开发乌拉尔新油区时在油田开发的初期即大规模注水,称保持压力注水。此法在5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中国于50年代在玉门老君庙油田首先采用注水方法开采,60年代初大庆油田的开发采用了早期、内部、分层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开采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80年代初,中国90%以上的原油产自注水开发的油田。确定采用注水方法开采油田,通常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

时间压力

开始注水的时间和保持压力的水平 这直接影响油田建设和经济效益。确定油层压力保持水平时,要充分利用天然能量,以实现用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开发油田。同时要使油藏保持的压力足以满足一定采油速率的要求,还要使油、气、水在地下的运动状态有利于提高采收率。一般认为,在能达到要求的采油速率时,以油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附近开始注水,较为适宜。

注水方式和井网 依据油藏的构造形态、面积大小、渗透率高低、油、气、水的分布关系和所要求达到的开发指标,选定注水井的分布位置和与生产井的相对关系,称注水方式,它确定了水驱油的方向和油井受效特点。注水方式有: ①对有边水活动、面积较小的油田,油水区间的传导性能较好时,往往沿油水边界附近布置注水井,形成环状注水,也叫边外注水;

②对面积较大、储层连片情况较好、渗透率较高的油田,注水井排切割油藏,形成行列注水;

③对面积较大、储层连片较差、渗透率较低的油藏,生产井和注水井按照一定几何图案,互相间隔地排列,称面积注水。另外,还有注水井分布比较灵活的点状注水、选择性注水等,这些方式也叫边内注水。

比例

为使油井充分受到注水效果,达到所需要的采油速率和所要求的油层压力,还需确定井和井间的距离(井距),确定井距时,以大多数油层都能受到注水作用为原则。注水井和油井的井数比例和分布形态,称为井网,如面积注水井网有五点法 (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比例为1:1)、四点法(比例为1:2)、反九点法(比例为1:3)等。

通常,依据油井的产油能力、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和要求达到的采油速率、采收率、开采年限等,来对比、分析注水强度不同和布井方式不同的各种注水井网的开发效果,从中选用最佳的井网形式。注水井的吸水能力主要取决于油层渗透率和注水泵压,为使油层正常吸水,注水泵压应低于油层破裂压力。

调整吸水剖面

注水过程中要经常调整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改造吸水少的中、低渗透层,控制影响其他层吸水的特高吸水层,使更多的油层按照需要吸水,以提高注入水的体积波及系数,采油井也要定期监测产油剖面,了解各油层工作状况,以便采取措施减少井筒内的层间干扰,发挥中、低渗透率油层的作用。

提高注入水利用率 随着对注水采油认识的加深,近年来又发展了各种提高注入水的体积波及系数的方法,并减少注入水的采出量,提高注入水的利用率。如对非均质性严重或带有裂缝性的油层,将连续注水改为周期性注水;对高含水地区改变注水井的分布,从而改变水驱油的液流方向等,已取得很好的试验效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