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翼墙的扩散角度不宜过大,过大则闸门进口过水宽度收缩太快,在两侧边墩处容易产生涡流,对闸身及闸门的安全均为不利。如果地有一节制闸,30孔净宽300米,上游水面宽阔,曾对上游翼墙的扩散角作过整体模型比较试验,经试验指出,
当扩散角为14°30′时,边墩的涡流始得改善。下游翼墙扩散角对出闸水流的影响很大。出闸高速水流要求尽可能地扩散,以减少单宽流量,并在全部宽度上均匀分布。
因此不论扩散本身是否结合消能和消能的形式如何,而平面扩散总是消能的一个必要步骤。尤其是水头差较小的闸下消能,平面扩散较为重要。翼墙扩散对闸下消能影响巨大,如果翼墙扩散角度太大或扩散不良,使水流不能顺着翼墙扩散面扩散,可能形成回流区域,压缩主流,使单宽流量集中并容易造成偏流,同时在翼墙末端与河渠相接处,因断面放大而形成甚强之回流,淘刷岸坡及河底。
翼墙扩散角度太大,还常常引致主流脱离翼墙,集中冲向下游形成折冲水流。反之,如翼墙扩散角扩散得太缓,将增加扩散段长度,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翼墙扩散角度愈小,长度愈长,则水流情形愈为顺适。从水工模型试验证明,以翼墙长度L=20m及30m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认为30m长之翼墙在增加有效过水面积,减少平均流速等方面均较20m之翼墙为佳。介在设计时,为求经济起见,一般并不采取太长的翼墙,以求节省工程投资。
下游翼墙末端宜与护坦末端齐平,同时出扩坦后翼墙不宜急转,而应以渐变曲线或扭曲面与岸坡联结,这样布置可大大改善岸坡的水流条件。
翼墙的迎水面最好采用扭曲面,从闸身开始,扩散角应该很小,并且墙的迎水面是垂直的,因为这样,可使水流更为顺适。其次为圆弧面,再其次是直立的八字式翼墙。翼墙的扩散应该是平滑的曲线或直线,但不要做成折线形状。国因为在翼墙转折点后,会出现水流分离现象,产生低压区域,该区域扩散能力较弱,而在低压区域的下游扩散能力又过强,因而造成极不均匀的水深分布。试验证明,翼墙墙壁如果偏转过快,将使有限的波浪传播速度所允许的水流偏转不能立即跟上,造成急流脱离边墙。
将产生局部的扰动及促使冲击波的形成,使得水流呈现不均匀分布。因此水体的侧面边介应避免突然急骤的变化,如果是一个有效的扩散边介时应当在曲度上连续变换。
如果采用直线型的八字式翼墙,其扩散角度一般以12°左右为宜。这一合理指标的提出,已经在水工模型试验及实际运用观测中所证实。
翼墙不宜采用90°转角,以水工模型试验结果,水流出闸孔口集中于河道中心线上,以致两岸坡上产生直轴回流,影响流量系数,且对岸坡及河床有冲刷作用。
闸门的旋倒未能达到统一步调,有先有后,加上缺乏专人管理,使多股水流速不平稳地相继进入下游河渠,引起横向水流折冲,方向混乱。
翼墙未端90°转角进入下游开阔水面,使两岸壁产生立轴回流,造成冲刷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