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铝电解质体系

2018/06/19147 作者:佚名
导读: 1886年,埃鲁(LT.Heroult)和霍尔(c.M.Hall)发明电解冰晶石一氧化铝熔融盐的炼铝方法,并于1887年实现了小规模工业生产。初期所用的电解质体系为简单的Na3AlF6-Al203二元系,Al2O3。的含量为14%~16%。为了降低电解温度,向电解质中添加了CaF2,其含量为5%左右。于是电解质变成为Na3AlF6-Al203多元系。这种三元体系的铝电解质一直用到20世纪50

1886年,埃鲁(LT.Heroult)和霍尔(c.M.Hall)发明电解冰晶石一氧化铝熔融盐的炼铝方法,并于1887年实现了小规模工业生产。初期所用的电解质体系为简单的Na3AlF6-Al203二元系,Al2O3。的含量为14%~16%。为了降低电解温度,向电解质中添加了CaF2,其含量为5%左右。于是电解质变成为Na3AlF6-Al203多元系。这种三元体系的铝电解质一直用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向电解质中添加MgF,其含量为3%~4%,并同时采用CR为2.7左右的冰晶石。这时的铝电解质发展成为NaAlF-A1F、3CaF2MgF2-A120。多元系。20世纪60年代后部分铝电解工厂向电解质中添加LIF,以此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度。

中国抚顺铝厂第一系列投产时,所用的电解质为Na3A1F6-A1203-CaF2系,A1203含量为8%左右,CaF2含量为5%左右,采用效应加工制度。1960年以后采用酸性电解质,CR=2.3~2.5,同时向电解质中添加3%~4%.MgFz,实行无效应操作制度。80年代开始,中国部分铝厂向电解质中添加2%~3%LiF,或以Lizcos代替LiF。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国所用的铝电解质体系有表中所列的几种。

中国所用的铝电解质体系

铝电解质体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