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胡杨繁殖方式

2018/06/1957 作者:佚名
导读: 胡杨主要用种子繁殖,插条难于成活。胡杨种子极易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应在7~8月份待果穗由绿变黄、蒴果先端开裂露出白絮后,及时选择优良母株采集果穗,晾干脱种。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细沙土或沙壤土筑床、垅床或低床均可,种子拌细沙条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 自然繁殖 胡杨和灰杨在干旱荒漠地带形成森林,最初是依靠种子传播繁殖的。胡杨种子成熟期的7-

胡杨--生命力的写真胡杨主要用种子繁殖,插条难于成活。胡杨种子极易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应在7~8月份待果穗由绿变黄、蒴果先端开裂露出白絮后,及时选择优良母株采集果穗,晾干脱种。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细沙土或沙壤土筑床、垅床或低床均可,种子拌细沙条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

自然繁殖

胡杨和灰杨在干旱荒漠地带形成森林,最初是依靠种子传播繁殖的。胡杨种子成熟期的7-8月间,正是炎热季节、河流洪水漫溢的时候。大量带有冠毛的种子随风飘散到河流两岸的河漫滩上、积水湖泊的浅滩上、潮湿的干沟底部和农区新修输水渠道边坡水线上。这些种子迅速发芽,萌发生长,与其它伴生植物一起,形成带状和片状的森林群落。

据1965年在塔里木河下游的英克和卡拉两个海子(即湖泊)调查,这两个海子周围浅滩上繁育着天然下种的胡杨苗达2250万株,一般沿水的起落线呈带状在海子的缓坡地带分布生长。生长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90株,最密处每平方千米达900株,每个成苗带宽约5~10米,因海子水位下降,形成带间10-50厘米的距离。但在海子的陡坡地带,由于水位下降快,水分保持差,种子不易滞留,因而成苗稀少。这种自然现象揭示了胡杨和灰杨天然下种繁殖的规律,给人工播种育苗和栽培以科学的启示。

胡杨的成年树具有强大的水平根系,这些水平根系上的不定芽,具有旺盛的萌蘖能力。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盐碱不太重的情况下,能大量萌发出幼苗,成为胡杨自然繁殖的主要方式。在荒漠条件下,胡杨种子繁殖的情况是有限的,根蘖繁殖则是普遍的。在新疆塔里木地区,凡有胡杨生长的地方,沿公路的取土坑里,与胡杨林相邻近的农田边上,在林区内挖过甘草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胡杨的根蘖苗,这些根蘖苗经多年生长,可以长成茂密的次生林。一棵胡杨或灰杨树周围20-30米以内,可根蘖繁殖出数十株甚至更多的后代,形成团状的幼林。这些团状的幼林,在许多地方,构成了胡杨和灰杨林特殊的林相。

人工育苗

胡杨插条繁殖困难,播种有苗的关键是控制苗期锈病危害。据观察,胡杨锈病有以下期律:1年生苗不发病或发病轻。2年生苗最易发病,苗叶发黄枯萎、死亡。5月末发病。7、8月严重,9月初基本停止。苗木由下而上感染,在高度超过1.3米的部位不感染或轻微感染。此外,灌水过多,排水不良,夏季降雨量大,都能助长锈病发生和蔓延。

根据上述规律,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注意选择苗圃地。胡杨育苗地应选在通风、利于灌排的地方,土壤为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轻盐碱地。

2、合理灌水,及时松土打叶。对2年生苗应控制灌水,全年灌水2次,已能满足生理需要。松土除草4次,特别在灌水或雨后及时松土。追肥1~2次,间苗2次,保持合理的密度。适当打掉苗下部的部分叶子。有利透光通风,降低地表温度,不给锈菌有活动的机会。

3、药剂防治。一旦发生了锈病,可用15%的粉锈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