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管道监控沿革

2018/06/19102 作者:佚名
导读:管道输送工艺的发展和自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管道输送自动化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的成品油管道用继电器控制全站设备的启停,实现了站内集中显示(指示灯)和按钮控制,这是单站自控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调度中心普遍采用硬线逻辑控制台、通信接口装置和大型模拟板。调度中心和就地控制设备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进而到固态逻辑电路的发展过程;通信方式则由明线载波、通信电缆等有线通信发展到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管道输送工艺的发展和自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管道输送自动化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的成品油管道用继电器控制全站设备的启停,实现了站内集中显示(指示灯)和按钮控制,这是单站自控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调度中心普遍采用硬线逻辑控制台、通信接口装置和大型模拟板。调度中心和就地控制设备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进而到固态逻辑电路的发展过程;通信方式则由明线载波、通信电缆等有线通信发展到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实现了全线遥测和遥控。60年代前期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管道上主要用于财务、工程施工、设计、生产计划、水力模拟、最优运行条件和生产调度等计算工作。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则普遍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全线监控系统。站内就地控制也大量地使用小型计算机,形成智能化的监控终端。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的普遍应用,管道监控由高度集中发展到多级分散监控。与此同时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大为提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