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非洲楝播种繁殖

2018/06/1964 作者:佚名
导读: 选种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 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

选种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

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

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

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5公分的间距点播。

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的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淋温,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

一般种子发出土需要10-12天,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阳,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

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叶子以后就可以移栽。

非洲楝清晰图片

非洲楝清晰图片(5张)

移栽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撤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放入苗木后,回填1/3深的土壤,把根系覆盖住,扶正苗本,踩紧土壤到穴口,用脚把土壤踩实,浇透水,浇水后如果土壤有下沉现象,再添加土壤,最后用小竹杆把苗木绑扎牢固,不使其随风摇摆,以利新根生长。

挖头移植有大树也有小树,不管种哪种树都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树才能存活.一是被移植的树必须是健康的,不带任何病茵的;二是要种植地方的土地必须是消毒过的.同时在此特的讲土壤和树距对树生长的影响.在此以小苗移植为例.2006年3月在同一块地方采用红土和沙土搞实验,一年实验证明,在同等水份同等肥料同等管理的情况下,红土地和沙土地种树的长势是不一样的,树和树之间的距离不同对树的长势也不同.如在红土地上,树距离为一米的地方种的树身高为4米,身宽为8公分,在红土地上,树距离为80公分的地方种的树身高为3米,身宽为3公分;在沙土地上,树距离为一米的地方种的树身高为3米,身宽为3.5公分,在沙土地上,树距离为80公分的地方种的树身高为2米,身宽为2公分因此,决论是,非洲楝最适合的环境是红土,行列距离为2米,因为该树的长势比较快,树枝较大,树叶较多,只有长距离才能起到光合作用有利于树的生长,而沙土对该树的生长也比较好;三是被移植的树必须要带有一定数量的根系,经免损坏树头影响树的成活率;四是刚移植种植的树浇灌一定要到位,如果水份不够树就会枯死.

扦播枝条(这里只谈小树苗)

扦播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播,或者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播。

扦播基质:就是用来扦播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消过毒的扦播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播枝条的选择:

进行嫩枝扦播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播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播穗的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

进行硬枝扦播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去年的健壮枝条做播穗,每段播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播。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