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液压制动器故障分析

2018/06/19102 作者:佚名
导读: 1.液压制动器系统步骤操作正常结果异常结果1检查主油缸制动液液面高度。制动液液面高度正常。制动液过低。2.影响制动性能的外部因素1)轮胎与路面接触不均匀和附着力不均匀的轮胎会导致不均匀制动。如下条件对制动性能可能会有不利影响:·轮胎充气不均匀。·轮胎尺寸不同。·轮胎胎面花纹图案不同。2)车辆负载重载车辆需要的制动力较大。在承载不均匀的车辆上,承载最大的车轮需要的制动力比其它车轮大。3)车轮定

1.液压制动器系统

步骤

操作

正常结果

异常结果

1

检查主油缸制动液液面高度。

制动液液面高度正常。

制动液过低。

2.影响制动性能的外部因素

1)轮胎

与路面接触不均匀和附着力不均匀的轮胎会导致不均匀制动。如下条件对制动性能可能会有不利影响:

·轮胎充气不均匀。

·轮胎尺寸不同。

·轮胎胎面花纹图案不同。

2)车辆负载

重载车辆需要的制动力较大。在承载不均匀的车辆上,承载最大的车轮需要的制动力比其它车轮大。

3)车轮定位

车轮错位,特别是外倾和主销纵倾过大,会导致制动器拉向一侧。

3.制动系统测试

在符合下列条件的路面上测试制动器:

·干燥。

·清洁。

·适度平坦。

·平坦。

不要在具有下列条件的路面上测试制动器,因为轮胎不能均匀地扣住路面:

·潮湿油滑。

·覆盖有松散的泥土。

如果道路拱起,使重量抛向一侧车轮,则会对测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路面粗糙,使车轮出现弹跳,也会对测试产生不利影响。

在不同车速下,利用轻、重制动踏板压力测试制动器。

不要锁住制动器,滑动轮胎。由于重刹车和旋转的车轮,比抱死的车辆刹车距离短,因此抱死的制动器和滑动的轮胎不能指示制动器的效率。

除非在极高的减速度时,需平衡制动系统,以避免抱死车轮。由于急减速能力,在高减速水平下,制动踏板感觉较硬。

制动踏板行程

多数制动踏板行程过短是系统内空气作用的结果。排放系统内的空气,直至所有的空气都排尽时止。造成制动踏板行程过长的不太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摩擦衬片磨损过度。

·液压系统泄漏。

以适当的问隔经常测量制动踏板的行程。

踏板行程即踏板从一个完全释放的位置朝地板运行的距离。

制动液泄漏

让发动机空转,并使传动轴处于"中心"位置。踩下制动踏板,并保持脚踏力不变。如果在用力不变的情况下,踏板慢慢地下落,则说明液压制动系统可能有泄漏。进行以下目视检查,以确证是否有泄漏:

·检查主油缸液面位置。正常的摩擦衬片磨损会导致储液器内的液面轻微下降。如果储液器液位低得反常,会导致制动警告灯亮,这表明系统有泄漏。液压系统存在内部或外部泄漏。

·检查制动管道和制动软管连接处是否有泄漏。如果存在泄漏,检查紧固件的扭矩,更换管道或软管。

·检查连接制动器的元件是否损坏。如有必要,重设或更换连接制动器的元件。

·检查卡钳和车轮卡钳夹销是否泄漏。如确实有泄漏,必要时重设或更换这些元件。

常见故障

液压制动系统由真空助力器、液压传动装置和制动器三部分组成。行车中,如果发现制动失灵或有异响,应立即停车检查,及时排除,尤其在油罐车及爆破器材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更要注意。

真空助力器故障

先检查其密封性。启动发动机,加速到中等转速(1500r/min左右)后,将发动机熄火,同时迅速抬起加速踏板,使发动机进气管中有校高的真空度。发动机熄火约90秒后,踩下制动踏板,此时若能听到真空助力器附近有清淅的"呼"的进气声,抬起制动踏板再踩一下,又能听到一次进气声,说明真空助力器密封良好。否则,是真空单向阀不严密、真空管路堵塞或泄漏,应拆检修理。

检查完真空助力器的密封性后,再检查其工作效能。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用力踩下制动踏板数次,解除助力泵中的真空。然后用适当的力再踩下制动踏板,并使制动踏板保持不动。此时启动发动机,若能明显地感觉到制动踏板下落一段距离,则说明真空助力器在起作用。若在发动机启动瞬间没有感觉到制动踏板下沉或感觉不明显,说明真空助力器已丧失助力作用,应进一步拆检修理。

故障诊断

在停驶状态下,先检查制动总泵中制动液是否足量,然后踏下制动踏板,使制动系统产生压力。若踏板逐渐不降,则表明制动系统有泄漏。需要查看制动管路各接头是否拧紧,有无渗漏和腐蚀。踏下制动踏板时,如果能踏到底(即与限位螺钉或底板接触),表明总泵内油液不足、制动间隙过大或踏板自由行程过大,需进一步诊断检查。

连续反复踏制动踏板,其工作行程应逐渐减小,踏板高度逐渐增高。否则,可能有如下故障:制动总泵储液室盖上的通气孔、补油孔堵塞、总泵内油液不足、总泵出油阀损坏,使系统油压不能升高。

连续踩几脚制动踏板,如果有弹性,且踏板位置逐渐升高,那么稍停一会再踩,踏板位置又降得很低。这是制动液中混入了空气。应按照从后轮到前轮的顺序,逐一进行排气。

制动器故障

确认真空助力器和液压传动装置工作正常,再检查车轮制动器。在行驶状态下(30~50公里/小时),用力踏制动踏板,根据现象作如下判断:

1)如果制动效能差,可能是以下原因:制动盘(鼓)或摩擦片摩损、制动鼓上有油污、制动鼓内有水渍(雨天)、制动鼓温度过高(盘山路多陡坡)、制动蹄偏心支撑销锈涩或锈死(车辆放久后易出现)。

2)如果制动时方向跑偏,应检查各轮制动器磨擦片摩损是否均匀、制动间隙是否合适、比例阀是否有效。

3)行驶20公里以后,用手摸制动鼓或制动盘,感到特别发烫,则是制动器回位装置失效。

液压制动装置是将踏板力转换成液压能的形式来传递制动力的,其传动机构简单,但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矩与踏板力成线性关系,若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足够,则汽车所受到的制动力与踏板力成线性关系。这项性能称为制动踏板感(俗称脚感),驾驶员由此可以直接感觉到汽车制动装置的各种工况是否正常,来快速诊断。液压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制动不灵如制动发咬。

一、制动不灵

1、现象:汽车行驶中,迅速将制动器踏板踩到底,汽车不能立即减速、停车。其制动

减速度小,制动距离过长。

2、原因:

(1)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2)制动总泵内制动液不足,或补偿孔堵塞,总泵皮碗,皮圈老化、发胀,变形或被

踏翻。

(3)制动总泵活塞与缸体磨损过量而松旷漏油,回油阀密封不良,出油阀弹簧折断。

(4)制动分泵皮碗老化、发胀、活塞卡滞,分泵活塞与缸体磨损过量而松旷漏油。

(5)制动蹄片磨损严重,制动器间隙过大或间隙调反。

(6)制动鼓失圆,起沟或磨损过薄,制动蹄片表面有油,烧蚀硬化,铆钉外露等。

(7)液压制动系统中渗入空气,或制动系温度过高,管路中制动液气化,形成气阻。

(8)油管凹瘪,接头松动渗漏,制动软管老化、破裂或堵塞。

3、诊断与排除

当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出现制动不灵时,可采用"三脚制动"(轻踏、快踏和连踏)凭

"脚感"法来快速诊断。其具体排除步骤如下:

1、第一脚制动:轻踏。即用脚尖或前脚掌轻踏制动踏板。(1)若把踏板踏到全程的三分之二时才感到有制动阻力,则说明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应予调整。(2)当用前脚掌轻踏制动踏板。a)若踏下制动踏板时感觉踏板比以前硬,甚至踏不动,则说明制动总泵及分泵皮碗发胀、变形以致卡死或由于制动液使用过久产生了沉淀阻塞了管路。应更换制动液及制动皮碗,并清洗制动管路。b)若踏下制动踏板时感觉软绵绵的,并富有弹性,则说明液压制动管路内有空气或制动液受热气化。应拧紧管路接头,根据不同车型,按规定要求进行放气。c)若踏下制动踏板后松开,此时踏板不能回到原位,则说明制动总泵回油阀或回油孔也堵塞。若此时总伴有"扑哧"、"扑哧"的响声,则说明制动总泵皮碗被踏翻。应疏通总泵回油阀或回油孔,重新装配或更换总泵皮碗。

2、第二脚制动:快踏。即用脚掌快速踏下制动踏板。(1)装有快速自锁接头的液压制动系统若出现"轻踏"制动踏板时制动有效,而快踏制动踏板时制动无效,则说明是快速自锁接头装反或接头处两个弹簧力调整不当所致。这样在"快踏"制动踏板时,接头球部产生自锁现象,制动液不能通过。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装配,并将来油端压紧弹簧弹力适当调低。(2)若在"快踏"时,感觉踏板自由行程较小,制动有效,而在缓慢踏下制动踏板时,感觉自由行程较大,制动无效,则说明制动总泵皮碗老化、磨损过甚。保持对制动踏板的压力不变,此时若感觉踏板在继续向下移动,则说明制动管路中有渗漏现象。首先进行外部检查制动管有无破裂,管接头处有无松旷,再检查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和车轮制动分泵处有无制动液漏出,若没有制动液漏出,则说明总泵或分泵皮碗老化破裂或被踩翻,应予以更换。

3、第三脚制动:连踏、即连续踩踏几次制动踏板。(1)若连续踩几次制动踏板,踏板始终到底且无反力,则说明故障原因是总泵贮液室内缺少制动液,进油孔和贮液室盖通气孔堵塞;或机械连接机构脱落;或制动皮碗破裂或被踏翻。此时,应向贮液室内添加制动液,疏通通气孔,更换制动皮碗。(2)若连续踩几次制动踏板,踏板能升高,且制动效能有好转,则应检查踏板自由行程和车轮制动器间隙。

二、制动发咬

1、现象:汽车行驶中,使用一次或几次制动后,汽车起步和加速困难,汽车行驶一定

里程后,制动鼓有发热现象。

2、原因:

(1)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

(2)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之间间隙过小,制动蹄回位弹簧折断或疲劳过吹。

(3)制动液太脏或精度过大,使得回油困难。

(4)总泵旁通孔回油孔堵塞;总泵或分泵皮碗或皮圈老化、变形、发胀。

(5)总泵活塞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或活塞卡滞。

3、故障诊断与排除:

先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是全车发咬还是个别发咬,再作进一步的诊断。

(1)若全车制动发咬:1)检查制动踏板有无自由行程。2)打开贮液室盖,用"连踏"

制动踏板的方法,观察回油情况。若回油缓慢或不回油,应检查制动液是否太脏或粘度过大。若制动液纯清,这时踩一次制动后,放松制动踏板,并拧松任意一个分泵放气螺栓,喷出制动液,全车制动发咬现象解除。

(2)若个别车轮发咬:1)先支起制动发咬的车轮,拧松分泵排气螺栓,若制动液急

速喷出后制动蹄回动,检查制动油管是否堵塞。2)放液后,若制动蹄仍不能回动,检查制动器间隙是否过小。3)若上述检查均正常,则分解检查分泵活塞、皮碗和其他造成制动蹄回位不良的因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