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

2018/06/19249 作者:佚名
导读: 当副热带高气压与极地高气圧的空气相遇时,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于是又形成了一个上升气流,空气上升,空气就减少,气压自然降低。于是就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按照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理和气压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反比的关系来确定气压的高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那么按气温高低与气压高低成反比的关系,得出赤道附近应是低气压带。 而南、北纬30°附近的气温比赤道附近低些,所以

当副热带高气压与极地高气圧的空气相遇时,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于是又形成了一个上升气流,空气上升,空气就减少,气压自然降低。于是就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按照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理和气压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反比的关系来确定气压的高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那么按气温高低与气压高低成反比的关系,得出赤道附近应是低气压带。 而南、北纬30°附近的气温比赤道附近低些,所以应是高气压带,因为南、北纬30°它靠近热带但又不是热带,所以在此称之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气 温比南、北极90°气温高些,所以它的气压应是低气压带,因为它靠近极地而不是极地,所以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而南、北极90°附近气温全年很低所以应是高气压带,由此称之为极地高气压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