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顶育蕨属顶育蕨简介

2018/06/19116 作者:佚名
导读: 植株具横走根状茎,直径0. 7-1厘米,幼时绿色,密被鳞片,后逐渐脱落至近光滑,常被白色粉末;鳞片狭披针形,先端呈鞭状扭曲,幼时棕色半透明,后暗褐色,边缘具短睫毛,由形状不等的粗筛孔状长细胞组成;叶远生,二列,叶柄长达20厘米,幼时基部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后光滑,被白色粉末,叶片卵状披针形,一回羽状,如不育则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如能育则具有单一或数对互生的强烈收缩的能育羽片,均具柄,

植株具横走根状茎,直径0. 7-1厘米,幼时绿色,密被鳞片,后逐渐脱落至近光滑,常被白色粉末;鳞片狭披针形,先端呈鞭状扭曲,幼时棕色半透明,后暗褐色,边缘具短睫毛,由形状不等的粗筛孔状长细胞组成;叶远生,二列,叶柄长达20厘米,幼时基部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后光滑,被白色粉末,叶片卵状披针形,一回羽状,如不育则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如能育则具有单一或数对互生的强烈收缩的能育羽片,均具柄,基部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上,关节下部有一大而明显的蜜腺;不育羽片7-10对,相距5-8厘米,下部2-3对缩短,阔卵状披针形,互生,羽片长达15厘米,宽达8厘米,短渐尖头,向叶轴方向弯头,基部不对称,圆状楔形,全缘,具半透明骨质边缘,稍向下反卷;各回小脉上下两面均突起,明显,网状,具内藏小脉,分叉,顶端具水囊;羽片革质,干后黄绿色,下面各回小脉连同叶轴均被有白色分节的长柔毛,上面光滑无毛,具光泽,往往在与下边水囊相对应处产生白色小圆点;能育羽片强烈收缩为狭线形,单一或数对互生于叶片顶端,长达15厘米,宽不及5毫米,具柄或近无柄,中肋于两面均突出,下边密被与不育羽片相同的长毛,侧脉在上边不显;孢子囊散生,除中肋及边缘狭边外布满能育羽片背面,孢子囊群无盖而有隔丝,隔丝与孢 子囊等长;孢子囊具长柄。孢子左右对称,卵形或肾形,单裂缝。

产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生岩石上,海拔1300-1400米,罕见。广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地。1981年陶国达在勐腊首先采到标本,1988年李庆军又在景洪发现。

顶育蕨在我国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蕨类植物区系,同时对云南热带植物区系与东南亚热带植物区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对我国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很有价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