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前准备 播种前灭除麦茬和杂草,每亩底施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或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浇地后或雨后播种,保证墒情适宜。
(2)播种 夏播适宜播种期6月15日~6月30日,适宜行距35~40厘米;在唐山、秦皇岛及河北省西部丘陵区晚春播适宜播种期5月25日~6月10日,适宜行距40厘米;在山西中部、辽宁南部、陕西大部分地区春播适宜播种期5月20日左右,适宜行距40-50厘米。夏播每亩播种量1.8斤,春播每亩播种量1.5斤,要严格掌握播种量,并保证均匀播种。
(3)配套药剂使用方法 1)除草剂:播种后、出苗前,于地表均匀喷施配套的除草剂80~100克/亩,兑水不少于100斤/亩。注意要在无风的晴天均匀喷施,不漏喷、不重喷。2)间苗剂:谷苗生长至4~5叶时,根据苗情喷施配套的间苗剂80~100毫升/亩,兑水60~80斤/亩。如果因墒情等原因导致出苗不均匀时,苗少的部分则不喷施间苗剂。注意要在晴朗无风、12小时内无雨的条件下喷施,间苗剂兼有除草作用,垄内和垄背都要均匀喷施,并确保不使药剂飘散到其它谷田或其它作物。
(4)田间管理技术 谷苗8~9片叶时,喷施溴氰菊脂防治钻心虫;9~11片叶(或出苗25天左右)每亩追施尿素40斤,随后务必耘地培土,防止肥料流失,并可促进支持根生长、防止倒伏、防除新生杂草。
谷子喜高燥。黄土高原,丘陵山区,最为适宜。故,山西小米最为出名。具体,要选择坡梁地,莫选沟河地。东北平原,种谷子要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黑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为夏秋排涝,应保持垄作,即将谷子种在垄上。其它地区,可以参照。
谷子恶重茬。重茬的危害有二:一是病虫害繁殖厉害,二是土壤养分失衡。合理轮作,方式有二:一是换茬,如选择前茬为豆科、麦类、蔬菜为好。二是换苗,如前茬谷子为绿苗,后茬应为红苗。
"三墒整地"。1965年,国务院谷子工作会议总结的山西壶关县经验,叫秋深翻畜墒,春浅翻凉墒,旱镇压提墒。农家肥秋耕前施入,一可充分腐熟,二利春旱保墒。根据情况变化,谷子整地,一要上虚下实,以利种子发芽和扎根。农谚:谷种场,麦种汤。二要清除杂物,如前茬秸秆、根茬、杂草、草根、残膜。
选购优种。一是选择农业部评审的国家优质小米谷子种子。如张家口农科院赵治海研究员培育的张杂系列品种。如山西农科院老专家陈瑛培育的口感甚佳的晋谷21、40。二是选择国家正规种业公司繁育和加工的包衣种子。如宣化巡天种业的张杂。山西农科院的晋谷。可保种源纯正,包衣效果良好。农家品种,要自行搞好种子处理。方法是10%浓度的盐水漂秕。漂后,清洗,瑞毒霉、锌硫磷等防治病虫害药剂处理,晒干。
选择播期。播期要做通盘考虑。主要考虑一:谷子生育期长短,当地无霜期多少,防止春秋霜冻。考虑二:谷子秀穗灌浆,需水高峰期与雨季高峰期吻合。考虑三:掌握天气预报,如果播期有雨,应雨后土地粉化时及时抢播,可避板结。如此,播期迟早就有了依据。
推广精播。传统播种技术,是人畜力耧播或耩播。机播的国家标准是条播。都只讲究亩播量和均匀度。要彻底解决谷子的人工间苗瓶颈制约问题,推广机精播势在必行。机精播,按照亩留苗确定株行距,株间多余被事先拿掉。机精播,根据种子发芽率、病虫伤害率、确定和调整穴粒数,可省种子70%以上,相应省间苗工70%之多。机精播,改善了谷子幼苗生长环境,不挤,不麻,苗齐,苗全,苗壮,胜过早间苗。再与沟播、重镇压、厚培土措施结合,促墒增养,可增产30%以上。高寒山区,再配套液膜加除草剂喷施覆盖,增产翻番,亦具条件。精播机首选央视科教频道播发的山西寿阳吴瀛洲发明的谷物精播机。除草剂,商品名谷友,化学名单嘧磺隆,出天津南开大学。液膜出山东诸城化工厂,为中国生态协会、山东工大研发。陕西咸阳办有中国液态地膜网站。
一是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要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8000斤,并与过磷酸钙混合作底肥,结合翻地或起垄时施入土中。二是种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氮肥5公斤作种肥,可促谷苗早生快发,满足谷子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三是追肥,谷子苗高30-50公分时,距苗眼6公分左右,用锄头或镐开10公分深的沟,每亩均匀撒施氮肥35公斤左右,然后埋土,深施提高利用率。
一是早压苗,促进根系发育,在幼苗2-5片叶时,用木头磙子压青苗1-2次,以利壮根。二是早间苗、定苗,"谷间寸,如上粪",当苗高3公分时开始间苗,即拿上手就间苗,幼苗5-6公分时进行定苗,草株留苗,拐子苗,不留死簇子。三是三铲三趟,细铲细趟,搞好除草和松土,促进根系发育。四是合理灌水。"旱谷涝豆",谷子是比较耐旱作物,一般不用灌水,但在拔节孕穗和灌浆期,如遇干旱,应急时灌水,并追施孕穗肥,促大穗,争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五是防病治虫,生育期要及时防治粘虫、土蝗、玉米螟,干旱时注意防治红蜘蛛,后期多雨高湿,应及时防治锈病。
一般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为最佳期,收早了伤镰一把糠,降低产量,收晚了鸟弹或吃,风刮落粒,影响产量。
2004~200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5.94kg,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8.70%, 2005年生产试验亩产362.78kg,较对照增产8.28%。
河北、河南、山东夏谷区种植,也可在冀东北和冀西丘陵山地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