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主体主要为沉垫、立柱、平台甲板等三大部分。1979年11月,沉垫分段开始放样下料,“勘探三号”项目工程开工建造全面启动。
建造“勘探三号”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把面积4200平方米,重达2000余吨的大型平台甲板,在相当于12层楼高的空中与6根直径为9米的巨型立柱准确定位合拢。
那时国外有三种建造方法:一是下沉法。在水深30米以上的天然无风港内,沉垫、立柱沉入水下,再与水面上的平台甲板合龙;二是吊装法。沉垫和立柱先在特殊船台上或船坞内合龙,然后用大型浮吊把平台甲板分段,依次吊至立柱上进行高空合龙;三是液压顶升法。在合龙水面打入直径1.8米,长70米的合金钢管桩8根,在桩上安装液压千斤顶,把平台甲板顶到要求的高度,再与立柱、沉垫合龙。但是,当时在国内既没有这样的场地和设备,也没有这样的条件。
这一难题困扰着时任上海船厂设计科科长的祝源钧。他在工厂长期从事造船技术工艺工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造船理论上具有很深的造诣和开创性的智慧。
祝源钧设想的多种方案在他脑海中翻滚,他在北戴河休养期间,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勘探三号”的建造工艺。一天,他在海边的沙滩上散步,走着、思考着,突然见到海面上正在救人的场面,救生圈一沉一浮,一个突然的灵感,触发了他的思路,他心里豁然开朗,连奔带跑赶回疗养所,拿着笔“沙沙”地写了起来。“浮力顶升法”的雏形诞生了。这一极具开创与创新的工艺,得到了当时上海船厂各位厂领导以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的倾力支持,并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浮力顶升法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胆设想:在上海船厂附近宽广的黄浦江面上,采用三只方驳,(类似浮码头,称之为“工装驳”)以及在船台上建造并已下水的2只沉垫(即钻井平台的两只下浮体每只90米长×14米宽×6米高),作为水上合龙、组装整座钻井平台的工装设备。这一工艺的特点与巧妙之处是:在水面上的浮力调节三个“工装驳”和两个“沉垫”之间的吃水差,巧妙地把6根“立柱”(每根9米直径×25米高)分成若干段,用一段一段叠加焊接顶升方法在水面上把一个相当于足球场大小的“箱型平台”(90米长×70米宽×5米高)顶升至距“沉垫”25米高的位置,然后同两个“沉垫”合龙组装焊接成一体,成为整座海上钻井平台。
采用“浮力顶升法”独创工艺建造“勘探三号”,经实践证明,方法是科学、合理、成功的。实践中其尺度公差达到小于1/1000的设计要求。在顶升时,平台的水平度都优于原定指标,建造精度达到很高水平。
“浮力顶升法”这个创新工艺技术被誉为奇迹,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基建投资,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媒体的普遍重视和高度关注。1981年7月4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会同几位有关力学专家,专程赴上海船厂考察“勘探三号”建造中的“浮力顶升法”。经现场实地调研,钱伟长充分肯定了这一独创性的先进工艺,并指出:“要采取措施保护我国科技人员的这一创举。”中国国内《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等媒体作了及时地报导。瑞典驻华大使在现场详细观察,称赞这一新工艺是“神仙想出来的方法”。
在设计建造“勘探三号”的全过程中,上海船厂建设者同心协力、群策群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144项,平台各重要部位X光拍片及超声波探查焊缝合格率均为100%。各项检验证明,“勘探三号”安全可靠,结构和设备性能优良,达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外同类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先进水平。
新建成的“勘探三号”整个装置由箱式甲板平台、大型立柱、潜艇式沉垫,以及井架、上层建筑和直升飞机坪构成。从沉垫底部至平台的上甲板高35.2米,相当于一座12层的高楼,至井架顶部总高近100米,总长91米,总宽71米,工作吃水20米,工作排水量21991吨,工作水深35米至200米,最大钻井深度6000米。平台上装有900项、8600多台件机电设备。平台甲板被6根直径9米的立柱高高地托在空中,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岛屿。它除了包括钻井、泥浆、固井、防喷系统内的全套钻探设备外,还配置了4组(8台)150吨的电动锚机,5组66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同时,还配有防火、防爆和可燃性气体自动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以及一应俱全的现代化生活设施。
1984年7月7日,历时近10年,经多种磨难曲折,上海船厂最后以高质量完成了“勘探三号”建造任务,交付使用单位——上海海洋石油局。